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壮阔征程中,乡村的发展始终是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着重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旧在农村。2025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沂蒙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积极响应号召,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开展“沂蒙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9日,调研团来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对影视基地的游客、演职人员、管理人员分别进行了采访。调研团了解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采取公私合营的运营方式,由政府把握影视作品以及景区宣传讲解的政治正确性与教育性,由公司投资进行具体项目的开展。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与当地村庄紧密合作,演职人员有部分来自附近村庄,这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7月10日,调研团同马牧池乡政府的工作人员开展座谈。马牧池乡政府工作人员向调研团讲述了马牧池乡的文化底蕴、乡政府在文旅宣传上所做的工作、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与周围村庄合作的现状、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其次调研团走进常山庄村对本地的村民进行采访。调研团发现,虽然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对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解决了一部分村民就业的问题,但是常山庄村依旧面临年轻人才流失的严峻问题。
7月11日,调研团对沂南县文旅局进行了走访调研。文旅局为调研团解读了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一区四员”的运营模式,同时解码了《重走支前路》等红色旅游项目爆红的原因。调研团也了解到了文旅局目前的发展诉求,如针对外国游客的景区旅游文字的翻译问题,针对游客与景区工作人员的普法宣传问题。调研团结合现存问题,积极提出合理解决方案。
经过数日、多方位的调研活动,我们对沂南县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及其推动乡村振兴的作用有了深入而切实的了解。在这片拥有深厚红色文化资源的热土上,沂蒙精神以不同的形式长久传递。或在红嫂婉转的歌声里,或在“支前”人流的呐喊中,或在政企共同勾画的蓝图上,或在现代化社区村民的谈笑间……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在当代仍然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乡村振兴的卷纸上书写出人民满意的答案。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有效探索了红色影视带动乡村振兴的密码,也为发掘更科学合理的乡村振兴模式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未来,调研团将持续关注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时动态,为乡村振兴贡献海大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