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为响应青年投身基层教育的号召,让乡村孩子接触多元知识与教育资源,2025年暑期,山东工商学院“商光暖山、教心筑梦”支教队前往潍坊市青州市东坝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支教队以丰富课程为载体,助力学生成长,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注入活力。
多元课程并行,助力全面成长 支教队围绕知识拓展、素养提升与实践体验,构建起多元课程体系。知识类课程中,生涯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方向;趣味地理、历史课带学生领略山河之美与历史底蕴;物理、科学实验课程,通过动手操作和现象观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探索欲;经济学相关课程,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经济认知。素养类课程里,音乐小课堂、课本剧等,让学生在艺术氛围中陶冶情操;国护训练课,学生在户外队列训练中,体悟纪律与担当,厚植爱国情怀。实践类课程方面,“跟着地理去旅行”等课程,让学生在知识“旅途”中开阔眼界;课后辅导则为学生巩固知识、解决学习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课程创新实践,弥补教育短板 乡村教育存在课程体系相对单一、部分领域教育缺乏实践载体等短板。针对此,支教队引入特色课程,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在知识启蒙上,经济学课程结合学生认知水平,从货币识别切入,通过“货币识别大比拼”等趣味活动激发兴趣,再模拟跳蚤市场,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供求、成本、利润等概念,进而学习储蓄、理财基础,开启经济思维启蒙。在爱国教育实践上,国旗护卫队训练课程,从基础队列动作到升旗流程,老师耐心指导、分解动作,同时讲解国旗历史与升旗仪式的庄重性,学生纪律性、责任感显著提升,爱国情怀在训练中悄然扎根。
总结与展望 此次支教,不仅为东坝小学学生带来了丰富知识与新颖学习体验,更在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于学生而言,多元课程激发了学习兴趣与潜能,拓宽了视野,助力全面发展;于乡村教育而言,支教队带来的新教学理念与方式,为学校教育注入新鲜活力,也为当地教师提供了交流学习的契机;于社会而言,这是高校服务社会、参与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展现了山商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也唤起更多人对乡村教育的关注。
展望未来,山东工商学院支教队将继续投身支教公益事业。不断提升教学能力,丰富课程内容与形式,为更多乡村孩子送去知识与希望,以青春之力,持续为乡村教育发展添砖加瓦,点亮更多孩子的梦想之光。
撰稿人 张小茜 任志坚
供图人 张小茜 张馨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