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长安烽火昭赤胆,延安窑光铸民魂

    时间:2025-09-02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七月的三秦大地暑气蒸腾,红色记忆在骄阳下愈发清晰。2025年7月21日至25日,大连理工大学“信仰行者”社会实践团跨越山海,奔赴陕西这片镌刻着革命印记的红色沃土,开启一场浸润初心的实践之旅。从西安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到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的岁月回响,从延安杨家岭窑洞的星火传承到清凉山脚下的时代新生,行者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感悟抗战精神,在薪火相传的接力中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实景溯史感怀滚烫信仰

实践团以“实地”为抓手,让沉睡的历史在场景溯源中苏醒。在西安烈士陵园,行者们向烈士敬献花束、在刻满名字的碑墙前驻足沉思,仿佛听见烽火年代穿越时空的呐喊;走进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泛黄的电报、磨破的草鞋、褪色的军装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当年青年奔赴延安的赤诚;步入延安革命纪念馆,巨幅油画《延安颂》前,13年峥嵘岁月如长卷缓缓铺展......在十余处红色场地,行者们循着历史足迹实地感悟,更参与“实景体验”“数字阅览”等互动项目,于沉浸式体验中读懂无数青年“到延安去”的滚烫信仰。

此外,行者们专程观看红秀《延安 延安》,当光影交错间革命先辈的身影重现,几日来在红色场馆中沉淀的感悟与思考,瞬间化作眼眶滚烫的共情。从触摸实物史料重温革命记忆,到透过艺术演绎回望峥嵘岁月,行者们不仅系统梳理了抗战精神的理论脉络,更在身临其境的实践中,完成从“知”到“信”的精神跨越,真切体会到红色精神跨越时空的时代光芒。

调研解码洞悉红色传播

在实地感悟的同时,实践团还扎实开展调研活动,聚焦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在数字时代的传播新命题,深入探究红色精神在空间维度的落地转化与媒介形态的创新表达,以及受众对其的认知与接受规律。在西安革命文化公园,行者们与当地居民深入交流,听他们讲述祖辈投身革命的往事,探寻抗战精神如何在时代浪潮中融入城市发展脉络;在革命场馆的红色地标前,行者们广泛收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群体的反馈,为红色文化的当代传播积累了鲜活素材,让调研成果真正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的桥梁。

多维对话共释精神新义

实践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实现多维对话。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国鹏副教授带来的“抗战精神思政课”,以深刻的理论阐释、生动的红色故事,为行者们解析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杜心怡同学以“西安事变”这一关中大地的标志性历史节点为锚点,引领大家走进历史长卷,探寻西安与延安一脉相承的抗战精神谱系;同时在实践途中,行者们与十余所高校学子不期而遇,围绕“抗战精神与延安精神的当代表达”展开热烈探讨。其中与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的线上交流会,更碰撞出跨专业视角下的思想火花,让红色精神的当代解读更加立体多元。

青春传韵焕新红色华章

实践团以“青春发声”为载体,让红色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行者们在红色地标前拍摄红色宣讲短视频,用生动语言讲述革命旧址的历史意义;在延安宝塔山下录制Vlog,记录当代青年眼中的红色传承;整理实践日记形成系列推文,在多个平台连载,让更多同龄人感受两地的红色魅力......这些充满青春气息的表达,让红色文化更接地气、更具传播力,让革命故事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此次西安与延安之行,是一次红色基因的寻根溯源,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通过实地走访、理论学习、多维对话、成果转化等多种方式,深入感悟了抗战精神的伟大力量与永恒价值,亲眼见证了两地红色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行者们将带着这份在心中淬炼过的信仰,将所见所闻转化为所思所行,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以实际行动践行“强国有我”的青年担当,这既是对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更是对红色精神最有力的传承。

(通讯员 大连理工大学信仰行者实践团)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