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名为“巴山育梦海医同行”的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四川省西部山区,圆满完成了为期五天的“山海之约”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西部大开发、促进民族团结,以劳动教育为基础,通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项目,将知识、健康和关爱送达基层,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团队成员制作的介绍海报)
初心如磐:多维课堂助学育人,播种梦想与希望 实践团来到小金县美沃乡小学将“扶智”与“扶志”相结合,精心设计“助学育人”系列课程。在健康知识普及方面,队员们发挥医学专业特长,借助宣传卡片为当地孩童带来了生动的健康宣讲、规范的心肺复苏(CPR)实操展示以及有趣的人体解剖知识小课堂,极大提升了孩子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实践团紧扣红色主题,通过举办红色故事会、红歌学唱等活动,在交流学习与孩子们一同重温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针对闻讯而来的当地高中生,队员们还开设了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耐心解答关于大学生活、专业选择的疑惑,用自己的经历为他们架起一座通往更广阔世界的桥梁,播种下求知的梦想。
(图为团队成员教授课程。孙艺恬 供图)
脚踏实地:田野劳动践行真知,感受泥土与汗水 为深刻体会劳动的价值,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头道村的田间,开展了“田野劳动”体验。在当地农民的指导下,队员们下地认识果蔬,亲手采摘青苹果、挖掘土豆、掰收玉米,参与松茸采摘交易。汗水浸透了衣衫,但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通过亲身体验农耕的艰辛与喜悦,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深刻含义,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劳动教育课。
(图为团队成员帮忙采摘小金苹果。孙艺恬 供图)
薪火相传:重走长征路忆初心,砥砺奋进新征程 在“红色文旅”环节,实践团成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重走了部分长征路,并在达维会师纪念碑进行打卡。在纪念碑下,队员们聆听微党课,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刻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这趟红色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教育,更是一次精神洗礼,激励着队员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为实践团前往红军会师遗址参观。赵梓含 供图)
深入基层:走访调研听民声,把脉乡村发展症结 活动期间,实践团还深入开展了“走访调研”工作。队员们采访了头道村村民、村支书一家和果农,与他们促膝长谈,详细询问生活质量的变化、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当前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等。通过面对面交流,团队收集了大量一手资料,为后续撰写调研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乡村振兴建议奠定了坚实基础,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图为实践团采访村民、村支书、果农。孙艺恬 供图)
随后实践团辗转来到了金川玫瑰基地一线参观学习,感受种植地、加工厂、产品销售地一体化建设,深切感悟到现代农业科技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蓬勃活力,进一步坚定了将专业知识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念与决心。
反响热烈:山海相连情意浓,实践收获硕果丰 此次“山海之约”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反响和良好的育人效果。当地孩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了解了许多实用的健康知识,家长们纷纷表示赞赏。实践团深入基层、务实求真的作风赢得了村民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高度评价。
此外,实践团的成员们还自发创立了“巴山育梦海医同行”的抖音官方账号,借助新媒体平台优势为本次活动注入全新宣传动能。该举措有效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通过短视频形式生动展现活动亮点,显著提升传播效率与公众参与度,为扩大活动影响力增添重要助力。
对于实践团成员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服务西部的奉献之旅,更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淬炼之旅。高海拔的环境、遥远的路途没有阻挡他们的步伐,同学们在服务中奉献了知识,在劳动中锤炼了品格,在调研中了解了乡情,深刻体会到了新时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他们用脚步丈量巴蜀大地,用实干践行青春誓言,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民族团结贡献了属于自己的青春力量。
文:赵梓含
图:孙艺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