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暑气渐浓,青春的脚步却从未停歇。7月1日至7月13日,湖北医药学院“童心协力”社会实践队奔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观音镇中心小学,正式开启为期13天的“三下乡”实践之旅。队员们怀揣热忱与责任,将以专业知识为笔、以实践行动为墨,在乡村校园的土地上书写青春担当,用温暖与陪伴为当地孩童点亮成长微光。
7月1日上午,伴着乡间蝉鸣,湖北医药学院“童心协力”社会实践队抵达观音镇中心小学。队员们稍作休整,第一时间召开现场会,结合校园环境与孩子年龄特点,确定“低龄段趣味启蒙、中高龄段知识科普”的分组规划,将几十位孩子们分成两个班级,13天的“三下乡”之旅就此启程。
图为童心协力社会实践队队长为大家介绍负责本班级的几位队员。房若楠 供图
抵达后,“童心协力”实践队便按照“前六天作业辅导、后七天趣味拓展”的规划,开启了校园陪伴时光。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节奏,队员们将1-3年级低龄段与4-6年级高龄段分组,分别在两间教室开展辅导。辅导作业过程中,队员们蹲在课桌旁,手把手教孩子握笔,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积极引导孩子们处理各种作业难题,耐心解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批改已完成的各项作业,争取补充孩子们知识漏洞,打造和谐师生关系。面对基础薄弱的孩子,队员们会利用一切零碎时间进行课业辅导,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跟上学业计划。
图为童心协力实践队队员进行作业辅导。房若楠 供图
进入后七天的课外知识与趣味活动阶段,课堂瞬间热闹起来。古诗词课堂上,队员们带着孩子们念《鹿柴》,学其意了其境,用乡土语言讲叙诗中之景,让孩子们快速解析诗词含义;八段锦课程上,队员们先慢动作示范,后分解教学,逐步纠正姿势,原本害羞的孩子也慢慢进入其中,调皮的孩子也抬起手脚,学的有模有样;折纸课上,彩纸在孩子们手中变成活灵活现的青蛙、纸鹤,孩子们甚至挑战自我学习更高难度的鹦鹉、花朵等,并将作品送给喜爱的老师们;体育课上,“老鹰捉小鸡”的笑声传遍校园,队员们时而当“老鹰”追赶,时而当“母鸡”护着“小鸡”,操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除此之外,针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队员们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课程讲解,围绕挫折,自信,友情等主题为孩子们塑造一个良好的认知,有利于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期间,童心协力实践队带队老师王晶艳老师参与到健康幸福课程,引领孩子们积极探讨“幸福是什么?”并鼓励孩子们分享自己的幸福故事。
图为王晶艳老师鼓励孩子们分享幸福故事。房若楠 供图
随着最后一堂趣味课结束,“童心协力”实践队的三下乡活动画上圆满句点。13天里,从攻克作业难题到共诵古诗词,从学打太极到奔跑嬉戏,队员与孩子们的身影遍布校园角落。离开时,孩子们不舍的眼神与“老师再见”的呼喊,让队员们深知此行意义。这场以“陪伴”与“成长”为主题的实践,不仅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快乐,也让队员们读懂了乡村教育的温度,更坚定了用专业服务社会的初心。
作者:房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