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超越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15日至8月15日赴新都科技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聚焦岩心渗透率测量技术应用,12名师生通过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等实操训练,助力油气勘探技术创新人才培养。
校企协同育人才实践队队长在现场演示岩心切割技术时介绍:"科技园提供的全自动渗透率测定仪、CT扫描系统等先进设备,让我们完整参与了从岩心预处理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团队依托科技园国家级实验平台,系统学习了《岩心分析标准化操作手册》,累计完成致密砂岩、页岩等36组样品测试,形成实验报告8份。
针对岩心样品崩裂、数据异常等技术难题,队员们创新提出"三步校准法":通过设备预热调试、标准样品对比、多参数交叉验证,将测量误差控制在5%以内。该成果获科技园技术主管张工高度评价:"同学们提出的实时温度补偿方案,对提高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测量精度具有参考价值。"
双融双促见成效实践队指导教师指出:"此次活动是学院'课赛践研'四维培养体系的生动实践。"通过将实验室搬进产业园区,学生不仅掌握了岩心CT图像解译、非 Darcy 流分析等前沿技术,更深入理解了测井曲线与岩心参数的映射关系。队员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亲手处理山西组页岩样品时,我才真正领会到课本中'各向异性'的实际表现。"
科技园同期开展的"能源技术沙龙"为实践注入新内涵。队员们与工程师围绕"双碳目标下岩心分析技术革新"展开研讨,提出的"人工智能辅助岩心分类"构想被纳入园区年度创新计划。
青春报国显担当实践期间,团队还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活动,通过技术展示岩心在油气勘探中的"地下档案"作用,惠及群众200余人次。"用显微镜观察岩心孔隙时,小朋友们惊叹'石头会呼吸'的模样让我难忘。"队员在总结会上分享道。
本次实践是石工院推进新工科建设的重要举措,累计形成技术创新提案4项、科普课程3套。学院党委副书记曾晓慧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引导学生在解决产业实际问题中增长才干,为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