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增强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觉与自信,8月25日下午,天津商业大学“津”彩拾光寻访实践团成员前往著名的杨柳青剪纸发源地暨展览馆,开展了一次以探寻杨柳青非遗为主题的文化参观学习活动。
夏末午后,阳光和煦。志愿者们怀着对传统艺术的浓厚兴趣走进了充满古韵的杨柳青剪纸展览馆。馆内陈列着一幅幅构图饱满、寓意吉祥的剪纸精品,从门神护宅到年年有余,从双美人图到戏曲故事,生动再现了民间生活的丰富图景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图为剪纸工作室展出的剪纸作品 吕孟鸿 摄
本次活动的核心环节是近距离接触并了解杨柳青剪纸的制作工艺与传承历程。成员们有幸聆听杨柳青剪纸第四代传承人郝桂芬老师的现场解说,体悟每一道工序背后所蕴含的极致匠心。郝老师耐心地向同学们讲解了杨柳青剪纸的历史渊源与刻纸技法,还鼓励年轻人多参与体验非遗制作活动,也许能从中寻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职业路径和人生价值,也能更好地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图为成员陈小曼采访非遗传承者郝桂芬 吕孟鸿 摄
在互动体验环节,成员们更是热情高涨,在郝老师的指导下亲手尝试了简单的剪纸制作过程。看似简单的动作,实际操作起来却需要高度的耐心和技巧,这让成员们对传承人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对“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以前只是在课本或电视上见过杨柳青剪纸,今天能亲眼看到、亲手体验到,感觉完全不一样。每一幅画背后都有故事,有手艺人的温度和智慧,这太令人震撼了。”实践团成员激动地分享道。
图为成员们在杨柳青古镇合照 古镇工作人员 摄
组织这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近距离接触和感受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魅力。这不仅是一次文化熏陶,更是一堂生动的社会实践课。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同学加入到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用青年的视角和方式,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的生机。
编辑:戚婧语
摄影:吕孟鸿 古镇工作人员
通讯员:陈小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