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至7月14日,海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爱心支教行·夏日暖童心”教育关爱服务团走进海南省定安县黄竹镇南海学校,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支教活动。这支由26名大学生组成的团队,带着精心设计的课程与饱满的热忱,在乡村校园里搭建起知识与成长的桥梁,用陪伴为孩子们的夏天添上明亮的色彩。
7月5日清晨的南海学校,蝉鸣还没爬满枝头,校门口已挤满了背着书包的小小身影。三年级学生小林攥着自己的铅笔盒,踮脚向教室里望——前一天就听说有大学生老师要来,他特意把作业本里写得最整齐的一页折了角,想给新老师看看。学生们探头张望,成了校园里最动人的底色。
植物拓印课的锤子声,是校园里最特别的节奏。支教老师吴君把采集来的凤凰花叶分发给孩子们,四年级的小泽捏着锤子,却迟迟不肯落下——他怕把花瓣敲碎了。“你看,轻轻敲,颜色才会慢慢跑出来。”吴君握着他的手试了两下,浅黄的叶脉立刻印在白纸上。男孩眼睛一亮,自己抡起锤子,开始动手敲起来,花瓣被敲得有些烂,拓印的效果却像幅抽象画,他得意地在空白处画了个小太阳:“这是老师教我的夏天。”旁边的小宇正用拓印的树叶拼字母,“S”形的叶脉弯弯曲曲,倒比他写的字母还像样。

图为学生们在上植物拓印课
手工黏土课的桌上,彩泥捏出了满桌的童趣。支教老师李木子刚展示完样品,孩子们就按捺不住了。“先捏个椭圆当身体,别忘了它有白色条纹哦。”小杰揪了块橙色黏土揉圆,捏着捏着就成了扁扁的“烧饼”,他索性往上面粘了三条白色条纹:“我的鱼肚子饿扁啦!”小浩则在鱼鳍上多捏了个小突起:“这是它的小旗子,能当向导。”孩子们的小丑鱼被摆在窗台上晒太阳,有的鱼眼睛是用黑色黏土球粘的,有的尾巴被捏成了波浪形。最逗的是小杰的“饿扁鱼”,条纹歪歪扭扭,却被他捧在手里跟拓印的树叶比对:“老师你看,它和凤凰叶一样有花纹!”。
音乐课上,《左手右手》的旋律一响起,孩子们的小手就像按捺不住的小翅膀。“左手代表着方向,右手代表着希望”——支教老师陈偌菡做示范时,左手划着弧线,右手轻轻托起,小杰看得眼睛发亮,跟着比划时却总把左右手弄反,急得小宇在旁边小声提醒:“左!左边是带箭头的!”男孩赶紧调换过来,虽然动作还有点僵,却梗着脖子说:“我这是在练习两边都能用!”轮到全班齐跳时,几十只小手举得高高的,左手右手交替起落,像无数只翻飞的白蝴蝶,连后排跟着听课的老师们都跟着节奏点头:“这舞选得好,把孩子们的精气神都跳出来了”。

图为孩子们在学习手势舞
书法课的教室里,支教老师田忻玉正弯腰给二年级学生示范握笔。她的指尖轻轻捏住学生小杰的手腕,把歪向一边的铅笔扶正:“你看,笔杆要像小树苗一样挺直,手腕才能发力呀。”阳光透过窗户落在课桌上,映着孩子们在田字格里练习的硬笔字,横画虽仍有些抖,却比课前多了几分规整。小杰忽然举着本子抬头:“田老师,这个'日'字我写得像太阳了吗?”田忻玉笑着点头时,注意到他桌角压着张画,画里的太阳旁边,歪歪扭扭写着“老师”两个字。
科普课上的惊叹声常常穿透走廊。支教老师李玮琦用多媒体展示龙血树的图片时,五年级学生小浩突然举手:“老师,它的‘血’真的能治病吗?”李玮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播放了一段龙血树汁液提取的短视频,看着屏幕里红色液体慢慢凝结,孩子们的眼睛亮了起来。讲无根萍时,李玮琦张开手掌:“它比指甲盖还小,一百朵花才重一克。”有孩子当即伸出手比划,指尖碰在一起的瞬间,像是在托举这微小却顽强的生命。支教老师们站在教室后听课:“玮琦老师把植物讲活了,你看孩子们盯着屏幕的样子,那股好奇劲儿,就是最好的课堂”。

图为孩子们在上科普课
文艺汇演那天,这些课堂上的碎片拼成了完整的惊喜,凤凰花的香气飘满整个校园。7月13日下午,熟悉的旋律响起,是舞台上的孩子们唱着英语歌《Little Star》,小杰站在前排,领唱的声音有点抖,却努力把每个字母唱得清楚。孩子们跳着《左手右手》的手势舞,左手右手在空中画出整齐的弧线,灯光透过指缝落在脸上,像撒了把金粉,台下的支教老师跟着节奏拍手,眼神热切的注视着孩子们。四年级的情景剧《没头脑和不高兴》逗得全场笑不停。一年级的啦啦操像阵活泼的风,孩子们蹦跳着转圈,头发随着动作飞舞,圆圆的脸庞上是灿烂的微笑,赢得满场掌声。四五年级合作的《少年中国说》朗诵最是振奋,孩子们站得笔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的声音刚起,前排的小浩就把拳头攥得紧紧的,朗诵到“少年自有少年狂”时,学生们嗓音突然拔高,有学生的声音劈了叉,却引得台下老师使劲鼓掌,前来观演的家长们也跟着热血沸腾。《凤凰花开》的前奏一响起,孩子们的声音就像沾了花蜜,藏在“凤凰花又开,夏天悄悄来”的旋律里。
葛蕊欣的手机里存着排练视频:最初跳啦啦操的女孩们总踩错步,互相拽着衣角笑;朗诵《少年中国说》时,有人把“鳞爪飞扬”念成“爪子飞扬”,惹得大家笑到肚子疼。田鑫在台下静静看着——小杰的发音比第一节课清楚了,小宇举主持词的手不抖了,小浩表演情景剧时没忘词。南海学校岑运数主任看着舞台上自信张扬的孩子们,语气里满是欣慰:“这些大学生带来的不只是知识,更让孩子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值得去看看”。
离别的时候,支教老师们的背包里多了些带着温度的“宝贝”:小泽的拓印书签上,“谢谢”两个字被颜料晕成了粉色,还压了片干枯的凤凰花瓣;小浩的画背面,多了孩子们的签名,以及一句“老师,左手右手都记得你们”;小杰的小丑鱼黏土作品上,被他偷偷涂了层亮粉,装进了小盒子里;小浩的《没头脑和不高兴》剧本台词旁,画着两个歪脑袋的小人;小宇的主持稿稿背面,用铅笔写着“老师,凤凰花开时我们还唱给你听”。
车驶出黄竹镇时,凤凰花还在落,落在空荡荡的操场上,像无数个小小的印记,刻着那些用颜料、黏土、笑声和知识填满的夏天,在南海学校的时光里,慢慢酿成甜甜的回忆;窗外的凤凰树影子在地上晃,像孩子们跳手势舞时摆动的小手,笨拙,却带着慢慢生长的力量,在十天的时光中,悄悄在南海学校的土壤里,种下了会慢慢发芽的种子。(通讯员 田鑫 葛蕊欣 田忻玉 李佳芯 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