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 “上善若水,德馨满园” 院训精神,彰显医学专业素养,打造特色实践品牌,在德馨书院张子华、马克思主义学院王明宽两位老师指导下,豫北医学院 “德馨毓秀应急行,豫医弘仁暖基层” 实践团于6月19至25日,依托学校资源,深入新乡、安阳两地医疗机构及公共场所,开展为期 7 天的基层急救科普、技能培训及优秀医疗人才访谈活动,助力健康豫北建设,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6月19日,实践团在王明宽老师的带领下对现于新乡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工作的优秀毕业生彭星彤进行了访谈。作为重症护理人员,彭星彤结合一线工作经验分享职业心得:针对工作后时间碎片化问题,她建议将任务集中化提前处理,利用早起或睡前碎片时间学习,并通过与家人沟通分担家庭生活问题以平衡工作与生活;面对高强度工作压力,她强调坚信自己的信念,坚守职业原则,以温和沟通化解护患矛盾,同时通过培养兴趣爱好、运动或与朋友交流等方式排解焦虑
6 月 20 日至 21 日,实践团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对优秀毕业生马君锴和郭净进行了访谈。他们传授了以下经验:职场压力普遍存在,科学疏解是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键,需避免负面情绪向生活及亲友蔓延。初入职场,尤其医疗行业,需把握“独立担当”与“虚心学习”的平衡,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实现理论与实操结合。个人发展与平台息息相关,提前做好职业规划、积累学术成果至关重要。同时,医疗工作关乎生命,从业者必须严格遵循工作流程,以高度责任意识保障医疗安全,为患者健康筑牢防线。
6月22日,实践团在张子华老师的带领下对新乡市中心医院的优秀毕业生乔明明进行了访谈,乔明明传授了许多经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非常重要,及时急救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也可科普家人减少生活意外。护理工作中沟通关键在于换位思考,重视病人感受,能缓解术前患者紧张情绪。医学生大学阶段需培养情绪把控能力,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以适应医学知识快速更新。
6月23日-6月25日,实践团面向安阳市和乡镇居民,分别在人民公园、内黄县等地开展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培训。首先,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的核心流程与技术要点,重点强调了操作的规范性和黄金救援时间窗的关键性。紧接着,他利用人体模型现场演示了CPR的全过程,包括判断意识与呼吸、准确实施胸外按压、正确打开气道以及进行有效人工呼吸等关键环节。随后,实践团成员聚焦于海姆立克急救法,清晰阐述了其作用原理与应用场景,并通过模拟演示,直观展示了应对不同年龄人群遭遇呼吸道异物梗阻时的快速识别与施救步骤。实践团成员全程巡视,及时纠正动作细节,确保操作规范有效。通过此次培训,巩固了急救理论知识,提升了实际操作技能,增强了应对紧急突发状况的能力。
实践团队长张蕴璘称此次活动意义重大。作为队长,她在统筹协调中收获成长,看到居民从不懂急救到熟练操作,深感医学知识下沉基层之要。优秀毕业生坚守一线的故事令其动容,更坚定扎根基层的信念。团队以专业知识筑牢基层安全防线,践行院训精神,此经历将成为医学生涯宝贵财富。
本次社会实践通过“急救科普 + 职业访谈”双主线模式,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实际技能,既打响了“豫医急救”实践品牌,更让青年学子在基层一线深刻领悟 “弘仁济世"”的医者使命。正如团队成员在总结中提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们用双手指导居民完成急救操作,用耳朵聆听校友的职业故事,“上善若水,德馨满园”的院训精神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了脚下的泥土与心中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