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非遗传承探索”暑期社会实践队奔赴陕西富平老城,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8名同学开启非遗体验之旅,于古邑烟火中解码传统文化基因。实践队两人一组,深入皮影、面塑、扎染、漆伞、石刻、拓印等工坊。皮影工坊内,老艺人指导侯建同学和赵子豪同学为影人上色、定装,红黑彩料晕染间,让历史故事随影人轮廓“活”起来,触摸“一口道尽千古事”的艺术脉搏;面塑台前,张佳玥同学跟着艺人学“坐拉布布”技法,彩色面团经搓揉捏塑,化作精巧造型,体悟民俗艺术里的生活智慧。
赵子豪同学正在为皮影手绘上色。(郭雯妍供图)
张佳玥同学学习手作技艺-面塑。(郭雯妍供图)
扎染区域,蓝白织物经捆扎、浸染,晕染出独特图案,郭雯妍同学和倪韩蕊同学沉醉于传统技艺与自然融合的美学;漆伞制作时,张老师和车老师参与层层点染,感受漆艺的细腻厚重;石刻体验选桃子题材,马旭阳同学和谢雨萌同学握刀凿石,让力量借刀锋传递,刻下线条间,触碰历史与当下的共振;拓印环节以猴子为样,陈东同学先用墨汁浸润宣纸,再捶打间古老纹理重现,“对话”岁月痕迹。
谢玉萌同学在专注石刻体验。(马旭阳供图)
陈东同学在认真开展拓印。(马旭阳供图)
此次体验,队员们跳出书本,沉浸式触摸非遗温度,深悟传统工艺的文化智慧与匠人精神。亲手实践中,明晰非遗传承责任——不止守护技艺,更是延续民族文化根脉。青年以实践为桥,让古老非遗与现代青春对话,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生机,使其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
实践团成员合影留念。(谢雨萌供图)
投稿人:郭雯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赴陕西富平“传承红色基因·赋能军工报国”暑期社会实践团 张晟 车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