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结合专业特色,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取意《红梅赞》歌中“傲雪凌霜、坚韧不屈”的品格,组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红梅花儿开”党史教育研习团。 2025年6月29日至7月3日,团队深入荣昌区双河街道原益民机械厂旧址,开展了以“寻访三线记忆,传承工匠精神”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这支以三线精神内核为名、以青春之力为笔的团队,正用科技与创意为沉睡的老厂区注入新生机。
触摸历史:给三线岁月整理“数字档案”
益民厂作为三线建设时期的重要生产基地,曾为国防事业立下不朽功勋。面对日渐风化倾颓的历史建筑,实践团成员踏遍益民厂区的每一寸角落,以科技手段“抢救”正在消逝的历史痕迹,用镜头精准定格现存家属楼、学校、医院、电影院、溜冰场等建筑的沧桑风貌,并录制全景影像;通过深入走访生活区居民,收集并翻拍珍贵历史照片,运用PS内容识别工具修复照片裂痕,借助PS技术重现老照片光彩,利用档案修复与整合工具让碎片记忆重焕生机;通过与三线建设者深入对话,系统整理采访实录,建立三线建设者口述史数据库,深度挖掘其中的人文温度。
图为“红梅花儿开”党史教育研习团成员走访厂区旧址。李佳颖 供图
社区深耕:院坝里开起“青春讲堂”
如何让年轻人和老厂区真正联结?实践团在生活区老电影院旁的院坝里开起“青春讲堂”:00后围绕在老一辈三线建设者周围,听他们讲述当年“手搓机床”“住干打垒”“在无水无电无路的荒山中建立基地”“经常干通天夜,啃干馒头”的奋斗故事,听他们讲那些年“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哪个地方缺人就要到哪个地方去干”的奉献故事。最后刘爷爷说“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可丢、学习要有学习质量”、谭爷爷说“认真学习,毕业后努力工作,为建设祖国贡献更大力量”,这般殷殷嘱托我们认真听,牢记心中。
图为“红梅花儿开”党史教育研习团成员在院坝里参加“青春讲堂”,与三线建设者谭爷爷对话。李佳颖 供图
多维赋能:用汇报会点燃“传承火种”
实践后期,实践团队将以此次“三下乡”中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内容进行整理,撰写“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报告,并拟于2025年9月通过汇报会的形式向学校师生讲述三线建设故事,介绍其历史与文化价值,引起师生的探讨与思考。
“三线建设历史”既要留住记忆,也要传承精神,更要持续托举当地发展。青年用技术破壁历史,用创意点活经济,正是“三线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续写。后续,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将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红梅花儿开”党史教育研习团活动成果为基石,持续探索三线精神传承新路径,将结合学院专业特色,投身红色志愿,在服务中传承基因,于实践中淬炼价值担当。
图为“红梅花儿开”党史教育研习团成员在原益民机械厂电影院旧址合照。李佳颖 供图
(通讯员 毛启萌 钱余洁 龙师思 毕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