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泰州某羊驼科研基地突发紧急状况:数只羊驼接连急性死亡。危急关头,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新“牛”人科技实践团的研究生们火速驰援,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精准诊断病因,开出“良方”,成功化解危机,为基地避免了更大损失。他们的行动,是科技助农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7月6日,团队成员郭佳接到基地的紧急求助电话后,立即上报。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部分羊驼卧地不起,已经死了快十头了!”面对饲养员焦急的叙述,团队深感事态紧急,立即投入“战斗”。
团队迅速展开调查,详细了解养殖环境和饲养方式,仔细检查发病及健康羊驼的身体状况,密切观察临床症状,并对病死羊驼进行解剖和实验室检测。综合连续多日40℃以上高温的天气因素,体温飙升、呼吸急促、食欲废绝、行动迟缓乃至出现头颈后仰、四肢僵直等临床症状,及剖检化验结果,团队最终锁定“元凶”:因羊驼毛发厚重,圈舍通风不良,在极端高温下无法有效散热,导致严重热应激,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急性死亡。
病因明确,团队立即开出“降温处方”:一是紧急为羊驼修剪厚重毛发,减少热量蓄积;二是加装强力通风设施,改善圈舍空气流通;三是保证清洁凉水供应,促进羊驼体内散热。这些措施直击要害,迅速缓解了羊驼的热应激状况。
“真是多亏了扬大的同学们!”基地负责人感慨道,“他们来得及时,找问题又快又准,给出的办法也管用,帮我们止住了损失,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知道怎么应对了!”
此次成功“急诊”,是扬州大学兽医学院研究生新“牛”人科技实践团暑期社会实践的缩影。他们深入养殖一线,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难题的“金钥匙”,有效防控动物疫病,切实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这群年轻的“兽医尖兵”正用专业与热忱,贡献着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