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医脉乡传实践团①】|药染淮香队探寻淮安狗皮膏药的非遗守正与创新之路

    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熬药三更火,贴膏一世安”——一句流传千古的简短俗语,承载着一副膏药悠悠穿过千年岁月。淮安狗皮膏药非遗技艺,距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它凝聚着山阳医派的精华,仍旧在新新世界熠熠生辉。6月30日,医脉乡传实践团药染淮香团队与马洪兵主任对接,前往楚州中医院进行淮安狗皮膏的学习与传承,开展了以“以火为媒练真膏,以心为引传非遗”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光里的医道传承
山阳医派承袭古法,将“三分药性七分火候”的智慧凝练于一贴狗皮膏药之中。清代《淮安医籍考》曾赞:“皮如糙纸,药似琼浆”,恰似这运河古城,外拙内秀。而今,楚州中医院马洪兵主任仍守着祖训,晨起观“挂旗”,夜半听“滴水成珠”。铜锅翻涌间,四百年的药香从未散去,一如运河之水,静静流淌着不朽的传承。

药香里的温度密码
淮安狗皮膏药由70多味药材临证组合而成,其根据患者病症表现及需求存在制作方式的差异,甚至用于熬煮搅拌的木棒都有严格的要求,真正的落实了“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的思想。马洪兵主任简单演示了古方膏药的熬制方法,并于现代制作工艺进行了对比。
科技使膏药的制作过程更加简便高效,在马主任的指导下,实践团的各位成员尝试制作不同功效的膏药,从熬制到填涂,沉浸式的操作加深了同学们对膏药的认知,同时也深刻的感受到了膏药的温度,揭开了膏药的神秘面纱。

技艺里的高端科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狗皮膏药的制作工艺也迎来新的突破:从古老的的麻油浸泡法到现在的水溶脂溶药材分离;从原本的烈日暴晒到如今的高温炙烤……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为中医药非遗传承注入崭新活力,在恪守古法精髓的同时,以现代科技赋能传统工艺,让膏药非遗既葆有岁月沉淀的醇厚底蕴,又焕发科技创新的时代光华,实现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的交响共鸣,谱写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的时代华章。
 
传承里的殷切期望
在院方与政府的鼎力支持下,狗皮膏药非遗传承工程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新一代传承人的遴选与培养。马洪兵主任特别强调,当代中医青年不仅要潜心研习岐黄之术,更应肩负起守护中药本草药性与传承非遗技艺的双重使命。既要如虔诚的守夜人般守护千年智慧结晶,又要以开拓者的姿态勇立时代潮头,让古老医术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结语:
淮安狗皮膏药的千年传承,是中医药文化生生不息的缩影。从古法熬制的匠心独运到现代科技的守正创新,从“三分药性七分火候”的智慧到“辨证施治”的灵活应用,这一贴膏药承载的不仅是疗愈之效,更是医者仁心与文明薪火。实践团此行深刻体会到,非遗技艺的传承既需敬畏古法,亦需与时俱进。“纵使人间多疾苦,仁心一片济沧桑。”正如运河之水奔流不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亦当在坚守中创新,新时代中医青年们当以狗皮膏药般的韧性——外承古法之形,内蕴创新之魂,让千年岐黄“贴”近时代脉搏。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