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红魂铸心・实践砺能!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脉传薪火・红色勘探行” 团队贵州遵义绘就青春答卷

    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之际,“油脉传薪火·红色勘探行”社会实践团队踏上了遵义,开展了以脚步丈量信仰、以实践淬炼真知的的实践征途。在遵义的红、绥阳的绿、产业的脉,岩层的褶皱与产业的脉搏之中,我们探寻红色根脉、解码大地奥秘、触摸能源温度,完成了一次精神铸魂与专业砺能的深刻淬炼。

  一、遵义红:寻根铸魂,熔铸精神脊梁

  遵义——这座见证中国革命伟大转折的城市,实践团循着先辈足迹开展实地研学,在红色旧址中沉浸式感悟遵义会议精神的时代力量。

  团队沿遵义会议旧址、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红军遵义警备司令部旧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邓小平住址至烈士陵园的路线,通过实地探访、拍摄微视频纪录片等形式,让红色研学走深走实。在37平方米的遵义会议旧址会议室,队员们触摸历史印记,体悟会议“力挽狂澜”的“惊雷”之势;在苏维埃国家银行旧址,感受革命时期诚信建设的“活水”之源;于警备司令部旧址,解读严丝合缝的纪律“棋局”;在总政治部旧址,聆听思想引领的“利剑”回响;驻足青年邓小平曾居住的阁楼,凝视当年伏案工作的如豆灯光;登上红军山烈士陵园,仰望纪念碑与英烈墙,致敬永不熄灭的信仰火炬。

  图为团队成员深入学习遵义会议精神

  “每一处旧址都是立体的历史教科书。”队员们表示,这些红色地标绝非冰冷砖石,而是燃烧的精神火种,生动诠释着“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遵义会议精神,为石油人所需的坚韧、执着与忠诚,注入“坚定信念、坚持真理、独立自主、团结统一”的精神脊梁。

  二、大地书:地心探秘,解码自然密码

  从遵义红色热土转战黔北喀斯特秘境,团队成员走进绥阳双河洞,以大地为书、以实践为笔,开启一场解码自然密码的地心探秘之旅,让课堂理论在实地考察中焕发鲜活生命力。

  “脚下就是地质教科书!”在双河洞飞拉达项目现场,队员们沿近乎垂直的岩壁攀行,指尖掠过亿万年沉积的岩层纹理 —— 湿润苔藓藏着溶洞微生态的秘密,不同色泽与硬度的岩层标注着地质运动的时序,岩壁凹穴与褶皱则成为 “溶蚀作用”“构造挤压”等课本概念的直观注脚。攀爬过程中,“稳住,踩这里!”的相互提醒、及时伸出的援手,更让团队凝聚力转化为共克险峰的实战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飞拉达项目互帮互助场景

  深入全长 437.1 公里的 “世界最长白云岩洞穴” 双河洞内部,队员们进一步探寻地心奥秘:林立的石笋如凝固的地质诗行,流淌的暗河似动态的时光画卷,生动演绎着 “构造控制洞穴发育”的核心理论。当指尖触碰到仍在缓慢生长的钟乳石,队员们更直观地领悟到 “水是地质作用核心动力” 的科学真谛。

  双河洞的沉浸式研学,让“喀斯特地貌”从抽象概念化为可触可感的自然密码。它启示我们:地质人的双眼,既要能洞察显微镜下的矿物晶体,更要能读懂山河大地的壮阔史诗;双脚,既要扎根实验室,更要踏遍每一处蕴含奥秘的褶皱与断层。

  三、非遗韵:劳动实践,触摸文化根脉

  实践团队在绥阳开展沉浸式文化研学,以品诗乡文脉、践农耕劳作、悟非遗匠心多元实践触摸文化根脉。队员走进绥阳诗文化陈列馆,在《遵义诗钞》《绥阳八景》题咏等文物中追溯千年诗韵,听讲解感悟本土诗人的故土情怀,触摸诗乡文化脉动与家国情怀;走进农耕文化教育基地,通过“种子课”联结生物遗传学知识,下田采摘、土灶烹饪,在劳作与品尝“劳动饭”中体悟粮食安全意义与“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团队还深入绥阳空心面非遗制作现场,在传承人指导下了解十四道制作工序,尝试“上杆”关键环节,感受面条韧性与“毫厘定乾坤”的匠人境界,品尝清汤空心面品味非遗温度。此次实践让队员明白,文化根脉藏于典籍技艺,更需躬身实践延续,新时代青年当以敬畏与热爱传承创新,让文脉与匠心焕发新光彩。在绥阳,我们走进非遗空心面工坊,体验这项传承百年的手工技艺,完成了一次劳动与文化的深度对话。

  图为团队成员学习并体验非遗手工空心面的制作

  四、石油金:产教融合,感知能源脉动

  实践团以“校友领航”为纽带,串联红色工运历史与石油下游产业,在产教融合中深化对能源行业的认知,感知产业链末梢的民生温度与责任担当。

  团队随2014级校友李宗原理走进长征与遵义工运展览馆,通过革命文物、历史图片与红色故事,回溯长征时期遵义工运历程,体悟革命先辈攻坚精神;访谈中,李宗原理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分享研究生导师牛静的培养心得,从专业学习、综合能力锻炼、职业规划到人生选择,为队员送上“成长锦囊”,强调夯实基础、关注前沿、扎根基层,以铁人精神践行家国情怀。

  在三位在黔校友带领下,团队探访遵义红花岗区兰海高速遵义服务区加油站——重庆入黔首个中石油站点。站长及校友详解站点功能:作为石油产业链终端关键节点,既为过往车辆保障燃油供应、畅通交通运输,又在储油区严守安全环保规程,于便民服务站串联百姓生活。从原油开采到终端加注的全链条拆解,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石油行业不仅是管道与设备的集合,更是服务民生、保障经济的“温暖纽带”。

  图为加油站工作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加油站情况

  红为魂,理为基,行为证

  此次实践活动以红铸魂、以理赋能、以行践诺,不仅是一次精神的淬炼、专业的砺练,更是一次成长的蜕变。未来,实践团队成员必将带着这份红色滋养与实践收获,在地质勘探的山河间、在能源保障的征程上,继续以赤子之心传承薪火,以专业之力破解难题,让青春在服务国家能源安全的实践中绽放璀璨光芒!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