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童心绘梦想,沃土育新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学子支教红土坡

    时间:2025-09-15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筑梦南华志愿服务团的10名队员跨越3400多公里,再次奔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红土坡镇,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实践活动。团队以支教帮扶为目标,为红土坡中心学校的孩子们带来系统化、多元化的课程体验,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团以“思想引领、语言文化、安全教育、科学启蒙、身心健康、团队辅导、梦想引领“为主线,精心设计了七大课程模块,全面促进乡村儿童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红色传承,筑牢信仰之基。

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支教团队特别设计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地图讲解、抗战故事重温、国旗制作等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当讲述至南京时,孩子们与成员共同激昂高呼:“抗战胜利了!”,最令人动容的是,成员组织孩子们在操场整齐列队,共同组成庄严的“80”字样。孩子们齐声高喊:“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祖国未来,我辈担当!”铿锵誓言回荡在红土坡的上空,也将爱国与责任的种子深植于心。

图为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做小国旗

同语同心,推广普通话。

“你是东北那旮沓的?”“侬是上海宁?”支教团队以风趣的方言对话开场,让孩子们直观感受方言差异带来的沟通阻碍。通过多音字挑战、方言发音对比等环节,孩子们在笑声中明白说好普通话的意义。“四是四,十是十”的朗朗读书声回荡在教室,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口语能力,更感受到语言的独特魅力。

安全守护,筑牢成长防线。

支教团队围绕野生菌食用安全、防溺水和网络安全防诈骗三大主题,为孩子们打造全面的安全教育体系。通过实物图片教孩子们辨别毒蘑菇,借助情景模拟演示远离危险水域及溺水自救技巧。反诈小课堂通过情景剧还原常见骗局,并带领孩子诵读防骗口诀。针对六年级学生,团队还系统性讲解生命起源与性健康知识,约定“保护自己、尊重他人、勇敢拒绝“三条守则,寓教于乐中筑牢安全与文明意识。

图为实践团演示反诈情景剧

科学启蒙,点燃探索热情。

“浮于纸面的秘密”“魔法药水”“折射实验”等趣味小实验,让孩子们亲手触摸科学的神奇。紫甘蓝汁变色、水杯反箭头等现象引发阵阵惊呼,科学不再是书本概念,而是可触可感的现实乐趣。

图为孩子们展示酸碱实验结果

手工创意,传承中华文明。

支教团队带领孩子们用五彩黏土“复活”古老甲骨文,专注地再现“北京”“云南”等古老字符的形状。指尖流转间,抽象的文字变为触手可及的艺术品,遥远的历史在揉捏塑造中变得生动鲜活。这不仅仅是一堂手工课,更是一次跨越三千年的文明对话。

文明同行,凝聚集体力量。

支教团队通过“在学校、在家、在社会怎样做”的提问,引导孩子们分享尊敬师长、分担家务、遵守交规等文明习惯,并以垃圾分类,打扫卫生强化文明环保意识。每日开展的“信任背摔”“同心圆分享”等团辅活动,则让孩子们在合作与欢笑中增强信任、学会沟通、建立自信,在文明践行和集体成长中共同传递温暖力量。

梦想引领,绘就未来蓝图。

在“我的大学梦”课堂上,支教团队通过高校宣传片、“梦想机票”和分享大学生活,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望向世界的窗。一位小男孩工整地写下“我的梦想是走出大山”,这简单而沉重的愿望让队员瞬间泪目,这也正是所有支教者共同的期盼。课程最后,孩子们在“筑梦南华”画布上用画笔尽情描绘未来。这些真诚而坚定的梦想,正是支教最美的回响。

最后,团队特意定制了一块毛毡板,将三年来的点滴瞬间打印成照片,一一粘贴在上面。一张张熟悉的笑脸、一幕幕温暖的场景,在绒面上缓缓铺开,拼凑成一道属于我们与孩子们共同的时光之墙。

图为实践团带领孩子们绘制“梦想画布”

三年接力,青春不负。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筑梦南华志愿服务团已连续三年来到红土坡。这趟行程,他们看到了红土坡的热情,感受了最真挚的欢迎,听到了大山里的声音,愿青春的行动不止于此次实践,愿这份力量持续传递,愿山里的回响,终被更辽阔的世界听见。(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支教团队)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