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青春寻访红色沃土 实践熔铸报国担当—合肥工业大学学子赴广德柏垫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时间:2025-09-17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张梦雪/文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振兴,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寻访红色皖南”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日深入安徽省广德市柏垫镇,开展了一场融合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感悟与乡村振兴调研的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实地探访英烈山纪念园、月克冲三线建设纪念馆及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实践中砥砺初心。

致敬和平年代的忠诚丰碑

  实践团队首站抵达庄严肃穆的广德市英烈山纪念园。与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不同,这里长眠着和平时期为国家安全与科技事业献身的英雄。青山巍巍,丰碑矗立,无声诉说着不朽功勋。在烈士亭前,全体成员肃立默哀,向为国捐躯的英烈致以最深切的哀思。凝视着墓碑上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他们是顶尖的科研专家、是勇敢的试飞员、是为国铸就“千里眼”的科技尖兵。他们的牺牲,并非发生在炮火连天的战场,而是在攻克“卡脖子”技术、捍卫国家战略安全的科研攻关一线。这种在和平年代以生命诠释的忠诚,是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最深沉、最壮丽的书写。

IMG_7949

  图 1同学们进行默哀 黄劲东供图

  此次特殊的寻访,让队员们深刻体悟到:红色精神并非尘封于历史档案,而是鲜活地存在于当下。它是实验室里彻夜不熄的灯火,是戈壁荒滩上腾空而起的蘑菇云,是翱翔天际守护蓝天的“争气机”。在英烈山,团队成员与新时代英雄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将“科技报国、强国有我”的信念深深烙印于心。

回望峥嵘岁月 感悟三线精神

  带着对新时代英烈的崇敬,实践团走进另一段承载着国家记忆的岁月——位于月克冲的原国营九四零厂旧址,现已成为三线建设纪念馆。馆内,斑驳的机器设备、泛黄的设计图纸、简陋的生活用具,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献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激情燃烧岁月。队员们了解到,当年的建设者们怀揣着“好人好马上三线”的豪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天当被、地当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在深山密林中建起了关乎国家安全的现代化工厂。

如图片无法显示,请刷新页面

  图 2 月克冲纪念馆 黄劲东供图

  这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是红色基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生动实践与伟大结晶。它与英烈山所代表的新时代忠诚精神一脉相承,共同构筑起国家安全与民族复兴的坚实脊梁。从为国“铸剑”的奋斗者,到为国“铸盾”的牺牲者,这条贯穿数十年的红色脉络,让队员们对“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崇高信念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

赓续精神血脉 赋能乡村振兴

  如果说英烈山与月克冲是柏垫镇的 “精神年轮”,那么君泰山庄的民宿、大刘村的范公祠、茅田村的稻田,则是这颗红色种子萌发的新芽,生动展现了这笔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浪潮中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

  从昔日为国铸盾的深山坚守,到如今安居乐业的和美图景,君泰山庄等文旅项目的兴起,正是这片土地享受和平发展红利、实现华丽转身的生动写照。而乡村振兴之“魂”,根植于红色精神的赓续与传承。在大刘村,实践团成员看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遗风与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在此交汇融合。正如村里一位老党员所言:“范公纪念馆不仅美化了村容村貌,更重要的是提振了大伙儿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种源于文化认同的精神凝聚力,成为驱动乡村发展的核心引擎。

DJI_20250717153300_0215_D

  图 3 范仲淹纪念馆 冯澜供图

  这股强大的精神伟力,在茅田村则转化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面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命题,茅田村交出了亮眼答卷。当地干部群众一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一手紧抓科技创新赋能,成功将“茅田米”这张生态名片,精心打造成带动村民共同富裕的“金名片”。这片曾经孕育红色传奇的土地,如今正将奋斗精神书写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了一曲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和鸣曲。

实践淬炼真知 青春挺膺担当

  为期五日的实践虽然短暂,但带给合肥工业大学学子们的思考与启示却厚重而深远。从英烈山与月克冲的红色追思,到大刘村的文化探寻,再到茅田村的绿色走访,工大学子们用脚步丈量皖南热土,用眼睛发现中国故事,用心灵感悟时代脉动。

DJI_20250715173911_0077_D

  图 4 团队成员合照 段雨博供图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使团队成员对“红色皖南”的革命历史与建设历程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认知,更让他们亲眼见证了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更要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专业学习,锤炼过硬本领,努力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征途漫漫,惟有奋斗。这群怀揣理想的工大学子,已将此次实践的满满收获化为前行的动力,整装待发,奔赴更广阔的天地,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