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自动寻航”实践队赴兴县开展吕梁市实习实训项目
——以“科技赋能・智慧兴县”助力地方发展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寻航”实践队,赴吕梁市兴县开展吕梁市实习实训项目,以“科技赋能・智慧兴县”为核心主题,将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专业实践与吕梁市地方实际需求深度结合。队员们通过技术调研、科普宣讲、应用探索等实习实训形式,在服务红色土地发展的同时,也完成了专业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为吕梁市实习实训项目注入青春智慧与活力。
作为实习实训项目的产业调研环节,8月18日上午,实践队深入兴县经济开发区,实地走访泽丰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与中铝华润有限公司。队员们依托专业知识,重点观察传统产业在吕梁市“双碳”目标引领下,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具体路径,切身感受兴县作为吕梁市工业转型重点区域的强劲动力,也为实习实训积累了产业一线的真实案例与数据。
围绕实习实训项目“调研乡村发展、挖掘文化价值”的任务要求,8月18日下午,实践队先后前往瓦塘镇后石门村、魏家滩镇魏家滩村,实地考察当地“和美乡村”建设成效。期间,队员们参观抗大七分校陈列馆、地方民俗文化展览馆及王光美旧居,在深入了解吕梁市兴县风土人情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转化路径,将实习实训的调研成果与地方发展需求紧密衔接。
聚焦实习实训项目“赋能县域教育、传播科创知识”的核心目标,8月18日晚至8月19日晚,实践队走进友兰中学,面向高二、高三学生精心开展四场“科创启航,逐梦未来”主题实习实训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自动化、人工智能、密码学等前沿领域,队员们采用“理论讲解+案例演示”的实习实训教学模式,将复杂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知识内容;同时借助线上仿真虚拟平台,实时模拟航空航天、智能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应用,让抽象概念变得可触可感,既完成了实习实训的教学任务,也有效激发了吕梁市县域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与探索热情。
与此同时,结合实习实训项目“搭建人才桥梁”的需求,实践队在友兰中学同步开展北航招生宣讲会与朋辈经验交流会。宣讲环节中,队员们系统介绍北航的办学历史、育人理念、学科布局及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影像资料与数据,全面呈现学校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优势,为吕梁市学子提供升学参考;朋辈交流阶段,北航优秀学长学姐结合自身经历,分享高中学习方法、时间管理技巧与生涯规划经验,围绕专业选择、科技梦想等话题与中学生互动,以实习实训中的“朋辈引导”形式,鼓励当地学子树立远大志向。
遵循实习实训项目“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实践导向,8月20日上午,实践队前往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队员们参观革命领袖当年工作与生活的简陋居所,翻阅历史文献,深入了解晋绥边区军民在艰苦条件下开展革命建设与对敌斗争的历史,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晋绥精神形成了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为进一步深化实习实训项目“红色精神传承”的价值导向,8月21日上午,实践队专程前往“四八”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尹拯山讲解员深情而专业的讲述中,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四八”烈士纪念祠、“四八”烈士纪念主馆以及飞机陈列馆,沉浸于那段悲壮而光辉的历史,深刻体悟到“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崇高精神内涵和跨越时代的伟大思想光芒,为实习实训项目的“红色教育”模块画上了圆满句号。
此次北航“自动寻航”实践队的兴县之行,既是吕梁市实习实训项目的生动实践,更是共青团北航自动化学院委员会与共青团兴县友兰中学委员会落实《结对共建协议书》的关键一步——以实习实训为纽带,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共建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这场实践并非合作的终点,而是双方长效共建的全新起点。未来,双方团委将以此次实习实训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基地共建,推动科创教育、红色传承等活动向品牌化、项目化发展,切实落地“大中贯通”人才培养目标;北航将持续输送优质教育资源赋能友兰中学,友兰中学也将为北航学子提供稳定的实践场景,真正实现“阵地共建、活动共办、人才共育”的多方共赢,让高校智慧与地方需求深度融合,为兴县教育高质量发展与革命老区振兴注入持久且鲜活的动力。
作者:郑岳琳 李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