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三下乡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百年京张 青春作答——北交大学子赴张家口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10-09     阅读:
    来源:三下乡网

在艳阳七月,北京交通大学“京张百年·时代脉动”实践团一行奔赴河北省张家口市,围绕“山河作答:京张铁路的生态答卷与时代速写”主题,开展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社会实践调研。青年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历史轨迹,以青春视角探寻京张铁路背后的百年变迁与时代精神。

实践团首站抵达张家口标志性历史地标——大境门。站在“大好河山”题字下,队员们聆听了这座古老关隘作为张库大道起点的商贸往事,并通过地图对比、资料分析,深入理解京张铁路通车如何引领城市空间从“桥西”向“桥东”拓展,切身感受到“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的现实力量。

图1 大境门的“大好河山”标识

在由老京张铁路设施改造而成的老火车步行街,锈迹斑斑的蒸汽机车和旧车厢变身为时尚餐厅,形成了独特的“铁路+”文旅业态。采访中,一位车厢餐厅经营者表示:“我们不仅是做生意,更是让年轻人在吃饭时能触摸历史、记住历史。”这番话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关键在于以可亲、可感的方式融入当代生活。

随后,团队走进南口货场旧址改建的工业文化主题公园。公园整体呈“人”字形布局,巧妙致敬詹天佑的历史创举。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园内由废弃水塔改造的“奥运文化塔”,将工业记忆、生态理念与奥运精神融为一体,成为串联过去与未来的生动象征。

图2 工业文化主题公园

在静谧的张家口站旧址,队员们瞻仰了这座1909年建成的老站房。其西式券门与中式雕刻的融合,是“中体西用”思潮的实物见证。虽已退出客运舞台,老站的“百年孤独”反而更显历史沉淀的厚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9年投用的张家口高铁站,其“雪国境门”的设计理念,既呼应历史,又彰显冬奥元素,智能化的进出站服务、往来旅客携带的滑雪装备,无不展现着这座“双奥之城”的现代活力。

图 3合影留念

实践团还专程走访了京张铁路纪念馆与张家口市博物馆。在纪念馆内,从詹天佑“人”字形铁路的手稿,到锈迹斑斑的1909年钢轨,再到“复兴号”高铁模型,队员们完成了一场跨越百年的“时空对话”。在市博物馆,恰逢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一组铁路工人冒着炮火抢修铁路的文物,让队员们触摸到这座城市在铁轨轰鸣中跳动的红色脉搏。

此外,团队特别关注了京张走廊上的生态文明实践。在官厅水库,队员们调研了京张高铁特大桥的绿色施工工艺。了解到建设者为保护水源地,采用水上作业平台、泥浆循环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零污染”跨越,大家深刻感受到国家发展理念从“征服自然”到“和谐共生”的历史性转变。

图4 官厅水库特大桥

“从大境门的驼铃到高铁站的刷脸进站,从老站房的二龙戏珠到奥运村的‘雪如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交通方式的升级,更是一部国家自强、生态觉醒、文明传承的壮阔史诗。”实践团成员深有感触地表示。

此次张家口之行,是北京交通大学学子将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生动体现。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与多维记录,青年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交通强国”战略的理解,更在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脉动中,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信念与决心。他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新的起点,传承京张精神,勇担时代使命,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