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茶香氤氲,声乐传情 ——柳夏星火队梅州华祝村夏令营民俗乡情教学活动

时间:2023-07-27 关注:
梅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世界客都”之誉,拥有如画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蕴含着悠久独特的客家文化。2023年7月13日,华南师范大学柳夏星火暑期社会实践服务队(以下简称柳夏星火队)开营的第二天,队员们继续紧扣“送经典到基层·星火乡传”的大主题和“文以润乡泽,情以传星火”的团队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了梅州茶文化、诗歌朗诵、客家民歌三节课程,赏望乡景,唱诵乡情,通过丰富的形式,加深当地学生对自己家乡的景色风貌和民俗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家乡情怀,深化家乡文化认同感,从而传承与发展当地文化,促进客家文化的薪火相传。

乡景壮美,茶香氤氲。以礼入茶,意趣丛生。梅州是广东省主要的茶叶产区,队员们以梅州茶文化的讲解课作为导入,展现乡景乡貌,讲解梅州特色茶文化。在老师的引导下,课堂秩序分明,先举手后回答,帮助同学们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同学们纷纷回答梅州大埔县茶阳镇最具代表性的事物:茶、舞龙、客家围龙屋、客家土楼、红菇……还有同学激动地说,“梅州,是我的老家!我在这里长大!”每个人的角度都不尽相同,都对自己的家乡有着独特的记忆。
 
(图为梅州茶文化课上华祝村学生积极举手回答)
 
通过教师讲解、视频放映、小组合作与竞答小游戏等课堂形式,激发学生们欣赏家乡美景以及探究家乡民俗文化的热情,从接月华到五华采茶戏,从风物美到人情美,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梅州的茶田风光以及茶礼茶俗文化,增强学生与自己家乡之间的情感联系,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厚植家乡情怀,从而增强增强对家乡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图为梅州茶文化课上柳夏星火队队员与学生互动)
 
小老师用“鱼和水”的关系比喻客家人和茶,二者相依而存,家中一旦有亲友来访,好客的客家人就会热情地请他们饮茶,以茶代酒和以茶联谊都十分常见。客家人的生活与茶有着剪不断的情结,茶与茶文化的融入为客家生活注入了更多的意趣与人情味,特色茶文化的精妙与智慧,是一种人与自然的浑然圆融。
再到斗茶大会、茶道走出国门,无一不展现了茶文化的境界,从而鼓舞和引导学生们将传承与发展家乡特色文化的自主意识内化于心,培养尊重、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并能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当中外化于行。

声声入耳,句句用情,字字入心。接下来的诗歌朗诵课,以经典抒情诗《乡愁》为文本,同学们在赏读与传诵中体悟乡愁。小老师以余光中先生的一段絮语引入:“我们个人有小小的回忆,几十年而已,整个民族有几千年的记忆,大的记忆……我慢慢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与家乡相连的情感,快乐、哀愁都是如此浓重美丽。对于复杂的乡愁、游子情,对于分离与诀别,孩子们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在老师的引导下体悟着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亲情的相依、团聚与回归的美好愿景。此外,小老师还认真示范了诗歌的朗诵技巧,从语调、重音到停顿、节奏,带领同学们一起感受与呈现音韵的和谐美。当富有感情的童音一齐念出《乡愁》的章句,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异口同声的抑扬顿挫里,迭起着绵绵的乡愁,语速舒缓而感情饱满,分外动人。
 
(图为诗歌朗诵课上柳夏星火队队员与学生互动)
 
“落水天,落水天,落水落到我地身边……”旋律在不大的教室里回响,乡情在每个人心中激荡。在以《落水天》为例的客家民歌合唱课中,同学们纷纷伸出手,跟着小老师的手势,小手张合起落,在跟读中了解和熟悉音乐节奏,体会音调的变换与情绪,感受客家民歌语言通俗、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的特点与生动魅力,从熟悉旋律节奏到跟唱到齐声合唱,在实践中尝试与学习,更强调亲身体验的感受,体现出尝试与合作的可贵。
 
(图为客家民歌课上柳夏星火队队员认真授课)
 
(图为客家民歌课上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乐谱)
 
家乡景,家乡曲,家乡情。当日课程紧紧围绕家乡情怀,文化礼仪、诗歌朗诵、歌曲传唱,形式丰富,文体结合,情境生动,将氤氲茶香与声韵乐调化具体为抽象,相信同学们能在亲身实践中体悟家乡文化的魅力,厚植家乡情怀,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当地特色文化。
 
(图为华祝村学生认真听课)
 
撰稿人:谢佳奇
作者:谢佳奇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