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活动

【广工学子三下乡】承先烈明志,续红色长歌

时间:2023-07-28 关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2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支部党员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7月21日,广东工业大学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第三党支部教师代表带领法学院“数字径心,助力乡村振兴”学生党员先锋队前往梅州市老苏区革命基地五华县开展“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传承红色基因,感受百年来流淌在华夏民族血脉里的爱国精神。
颂玫瑰风骨,扬革命忠魂
7月21日下午,党员先锋队追寻红色足迹的第一站来到了五华县梅林镇的优河村。这里坐落着一座朴素无华的民居,而正是这样一座普通的农舍,走出了一位五华农民运动的先驱、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古大存前辈。

斯人已去,故居仍存;精神永在,风范长留。观故居之景,让人仿佛又看到了古大存英勇战斗的身影;一砖一瓦,无不镌刻着这位革命战士的无我情怀。其内展陈内容分“农运先驱、革命忠魂、玫瑰风骨和公仆情深”四部分,展示一大批古大存同志珍贵的历史图照和文物著作,还融入艺术雕塑、场景再现和多媒体手段,真实生动反映了古大存光辉的一生。

队内党员赖赞有依托红色资源实地开展微党课,讲解古大存故居及古大存事迹,重点突出其革命精神与爱国爱党情怀,号召大家传承革命传统、践行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先烈的血泪洗面,才有我们今天的容光焕发。作为后来人,我们更要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幸福,传承红色革命文化,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和使命,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热血铸丹心,风范传后人

告别古大存故居,党员先锋队抵达琴口村的庵子塘。这里既见证了中共五华县委员会的诞生,也承载了古大存默默坚守的勇毅岁月。据了解,该址最初系当地乡绅所建,1927年8月,中共东江特委派巡视员刘琴西来五华,主持改组中共五华县特别支部,在该址成立了“中共五华县委员会”, 从此标志着革命斗争时期五华地方党组织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党员先锋队队员们带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学习了中共五华县委员会领导人的事迹,从中感悟到要以史为鉴,赓续红色精神。同为党员的李佳桐坚定地说:“我们要铭记为革命事业做出牺牲的革命先烈们以及他们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铭记五华人民为支持革命事业做出的奉献和牺牲,带着这份初心和使命,把红色基因传承下去。”

竹山传火种,精神万世遗

告别中共五华县委员会旧址,党员先锋队来到了双华镇。在双华镇,亦有一片镌刻着革命记忆的红色土地——竹山村。因其开展革命斗争时间早、经历时间长、牺牲人数多、历史贡献大而闻名远近,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堡垒村。在这里发生的“竹山阻击战”,伏击了来犯之敌,保全了革命火种。

近年来,竹山阻击战纪念园以旧战壕为中心,辅之党群服务中心、革命历史展厅、革命烈士纪念广场、战壕体验区、战斗回放长廊、宣誓广场等一系列配套设施,重现红色革命历程,擦亮红色底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党员先锋队队员们跟随讲解员的步伐进行参观学习,展厅内呈现的大量历史珍贵照片和文件,生动再现了当年的战斗场景,队员们在这次参观学习中深刻领会红色精神的不朽魅力。参观活动结束后,党员先锋队队长胡素香表示:“通过参观竹山阻击战纪念园,我深刻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威武和悲壮。这是我们应该铭记并传承下去的抗战精神。”

百年前的风雷涤荡新耻陈垢,和平年代的赞歌擦拭先驱者的勋章。作为一支党员先锋队,通过参观学习五华县的诸多红色革命基地,讲好五华红色故事,将红色基因传承下去。网络信息与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第三党支部教师代表陈浪城强调,“参观学习的时光虽然短暂,但革命先辈的身影、一篇篇生动鲜活的红色故事必将长存于心。作为党员先锋队伍的一员,我们更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梅州血脉中的红色基因发扬下去,激励一代又一代人。”队员们表达了坚定的决心,他们将传承好红色基因,践行好革命精神,肩负起一代更比一代强的责任,在学习或工作中寻找人生的价值,在奋斗中释放青春的光辉。

作者:连怡慧、胡素香、王雯朗、林文慧、杨月榕、赖赞有、戴嘉旺、王培 来源:广东工业大学
三下乡活动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