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赴黄山祁门县“探寻古艺目连戏,弘扬非遗续辉煌”实践团为深入了解目连戏发展现状,于2023年7月4日在安徽黄山祁门县环砂村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与调研。
黄山祁门县的目连戏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在近些年,祁门县政府在抢救、保护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挖掘与继承。2006年,徽州目连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祁门县目连戏得以在众多文化瑰宝中脱颖而出不仅仅得益于当地政府地高度重视,更重要的是自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在7月4日,巢湖学院目连戏调研实践团来到环砂村并对当地村民进行采访,在采访中得到目连戏发展的真实情况。本次采访对象共有五人,其中一位是环砂村目连戏剧团成员。
在对环砂村村民程永建的采访中实践团得知祁门目连戏是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个剧目,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目连戏主要以宗教故事为题材,既符合儒家的孝道规范,又紧密契合佛家、道家的思想,其具有的文化内涵表明目连戏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
在实践团问及目前的发展状况时,程永健指出徽州目连戏剧团主要由农民组成。但现在农村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目连戏剧团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发展成为其一个不可忽视的难题。
程文峰表示自己在小时候时常听到家中长辈提及目连戏,因此了解较多,但在家中长辈过世之后便很少听目连戏了。程文峰认为要继续传承和发扬目连戏,就要让年轻一代接触感受目连戏独特的韵味,可以从学校和家庭两方面入手,让年轻一代了解目连戏。
本次采访活动加深了团队成员对目连戏的历史发展历程及现状的了解,为团队成员学习、宣传、传承目连戏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