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学子三下乡:倾听历史回响,探寻海外华人足迹
时间:2023-08-19 关注:
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籍海外华人自我书写实践团”遵循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院校实践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律,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于2023年7月8日开展了探索海外华人足迹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到了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周园参观学习,在倾听历史回响的同时探索海外华人的足迹。
在实践前期,通过资料调查我们了解到:周园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是由英籍华人周贺桐先生建设的中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享有“北有故宫,南有周园"的美誉。
周园的主人周贺桐先生是英籍华人,年轻时留学海外,对中国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留学毕业后,他回到香港,在改革开放初期来到大陆发展。周贺桐先生酷爱中国民间收藏,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间收藏应该得到国家的重视,这里面有一大部分都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国家的民族的历史财富。他把一生中赚到的钱全部用于民问收藏,打造出周园这座中国最大的私人收藏馆。
周园以佛教文化和徽派建筑为主题,汇集了众多石雕、木雕、玉雕、古床、古典家具、佛像、壁画等综合性的古代文化艺术品。周园于2007年10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100多亩,形之吉祥之“如意”,由周园、文化艺术展示中心及徽文化精品体验中心三部分组成。其中,周园院落由御膳房、尚书房、养心殿、太和斋、保和斋和狮龙堂、千佛廊等组成,整个院落呈如意形。
实践当天,小队来到溧水周园,走进周园,一座雕龙画凤的四柱三楼檐山门矗立在眼前。大门左侧摆放着巨大的九龙壁,壁前蹲坐着龙的九子。山门前哼哈二将石雕不怒自威。进入园内,小队成员看到了占地30平方米的红木床王、树龄达3000多年的独木桌王、重达6.5吨的龙凤砚台、珍稀的红豆杉茶海、大大小小4000余尊石刻佛像,有2000多平米的大型精美手绘壁画……无一不是震撼视觉的奇珍异宝。
其中,小队成员对狮龙堂的印象最为深刻,狮龙堂是周园六大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建筑,也是陈列着稀世珍宝最多的院落。龙是权威尊贵的象征;狮子是守护兽。中国人喜欢狮龙,英国人同样喜欢。周园的主人是英籍华人,因此对“狮龙”情有独钟。堂中央摆放着一张由酸枝木制作的大圆桌,它是周先生从天津一个大户人家收买来的,上面放着两盆灵芝。堂内供奉着观音菩萨的几案上,摆放着钟和瓶,其寓意是“终(钟)生平(瓶)安”。堂内陈列的两张形式相同的多宝柜,是周园内价值很高的藏品之一。
通过此次走进周园,小队成员开启了与古人和历史的邂逅,在参观周园的同时加深了对海外华人的了解,尤其是其中杰出代表周贺桐先生,他身上流露出的对中国民间收藏的热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呼吁,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的人踏进周园,感受周园承载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优秀海外华人对中华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
作者:柏慧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