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情似火。7月1日至5日,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组织的“寻访杭州千名青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调研实践团”在杭州各区展开了为期5天的实地调研。6位指导教师带领55名学生,深入杭州七大城区,用心倾听来自青年的声音,探索杭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成果、挑战与治理之道。
实践团足迹遍布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钱塘等区,走访了拱墅区康桥街道、西湖区党群服务中心、萧山区图灵小镇、乐富创意中心、旭航网络科技公司等地。截至7月5日,团队共收集调研问卷1588份,形成访谈记录60余篇,取得了丰硕的调研成果。
基层社区:青年力量助推城市治理 在康桥街道,一位95后街道办事员表示:“青年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杭州市服务型政府的理念时时刻刻影响着我,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他坚定地表示将继续扎根基层一线,为基层治理贡献青春力量。
创业园区:青年创客点赞营商环境 在旭航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对杭州的营商环境和创业扶持政策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杭州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令人赞叹,这坚定了我继续在杭州创业的决心。”
实干企业:青年人才感恩政策扶持 浙大城市学院18级优秀毕业生汪先生,现就职于浙江泰普森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申请杭州市E类人才。他感激地说:“杭州早已成为我的第二故乡。感谢市政府给予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与住房补贴,帮我解决了刚毕业时的资金难关。”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领导班子一致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是践行“实践智慧”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干中学,以学促干的方式,将“公共为先,管理至善”的理念深深烙印在行政管理专业学子的思想与行为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实践团指导老师张岚表示,团队将在本月底完成详细的调研报告。她强调:“我们将深度挖掘问卷数据信息,提炼精华,为杭州乃至全国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
立足杭州,面向浙江,服务全国。浙大城市学院法学院通过此次实践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地调研经验,更为杭州市有关部门提供一手的青年发展数据和建议。这次调研活动的成果,有望为推动杭州乃至全国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