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并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赴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开展了一系列以“电商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考察、技术交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实践团成员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农业知识,更为当地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力量。
面对面座谈,探讨电商产业助农新路径 7月16日清晨,安徽农业大学工学院暑期“三下乡”实践团整装待发,尽管天公不作美,大雨倾盆,但团队成员们心中的热情却丝毫未减。他们怀揣着为乡村电商发展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景,踏上了前往五河县的征途。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实践团于下午14时左右顺利抵达目的地,正式拉开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
团队一行人来到了五河县政府,向县商务局局长赵亮探讨打造螃蟹产销一体化养殖和电商销售产业链,借助“沱湖中华鳌绒蟹”的品牌名气,做大做强做优沱湖的螃蟹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赵局长也指出,五河县热烈欢迎企业和高校的到来,希望形成“企业——高校——政府”三方的合作伙伴关系,集聚“产业——技术——政策”三者的合力,达成螃蟹一体化产业链发展的一致目标,盘活社会可利用资源来实现沱湖“渔村上岸”的产业转型,为沱湖乡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沱蟹走上乡村振兴的新赛道。
图为商务局局长赵亮与实践团探讨五河县电商产业。邵洋 摄
了解特色农产品,推动电商发展 抵达五河县后,实践团首先前往了当地的电商产业园。在产业园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五河县农特产品展销中心,近距离观察了沱湖螃蟹、白玉贡米、五河莲藕等特色农产品。通过与园区内企业的沟通交流,实践团成员们对五河县的农产品包装、销售等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五河区域公用品牌——“五水珍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图为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向实践团介绍本地特色电商产品。邵洋 摄
拓宽销售渠道,打响品牌知名度 7月17日,实践团前往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观摩了抖音直播带货课程培训。他们亲眼见证了主播在直播间内介绍沱湖螃蟹、蟹田米等特色农产品的热烈场景。通过这一新兴的销售模式,实践团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电商在推动地方农产品销售中的巨大潜力。随后,他们还走访了沟东果园和黄盆窑农场等地,与当地农户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提出了建设全年养殖螃蟹的设想和技术支持方案。
图为实践团与指导老师于沱湖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合影。赵王勤 摄
凝聚校友力量,共谋发展大计 7月18日,实践团成员们走访了五河县商务局副局长白小虎。作为安徽农业大学的杰出校友,白小虎副局长不仅分享了自己在母校的学习经历和对农业事业的深厚感情,还详细介绍了五河县电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他的到来为实践团增添了亲切感和动力源泉。
图为校友白小虎副局长与实践团于五河县政府合影。王文杰 摄
见证乡村振兴生动实践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实践团成员们深入沱湖乡各村落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走访了润博农庄等稻蟹养殖基地以及沱湖村、淮河村等渔村。通过与村书记和农户们的深入交谈和问卷调查,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了解了当地螃蟹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挑战,还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技术支持方案。
图为沱湖乡委员会书记接受实践团成员采访。杨云硕 摄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青年学子责无旁贷 经过几天的紧张调研和实地考察,实践团成员们满载而归。他们纷纷表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他们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让他们坚定了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把所学所得带回校园,通过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图为实践团于五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合影。邵洋 摄
五河三下乡实践团的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学习和实践探索,更是一次对青年学子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的生动诠释。相信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将会更加绚丽多彩。
责任编辑:于博文
审稿:汪佳邵洋赵王勤杨云硕邓小晓王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