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教育关爱服务团赴利辛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青年学生在生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激发乡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培养乡村青少年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7月19日,巢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点燃智慧星火,轻触科学诗篇”青少年科技科普教育关爱服务团前往亳州市利辛县开展“暑期三下乡”实地科普活动。
指明方向,谋划明确。出发前,团队指导教师谢丹丹、王靖国叮嘱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图1
提前筹划,准备充足。7月19日,团队成员们带着满腔热情和丰富的科学知识,抵达永兴中学。在永兴中学受到了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
为更好地开展青志愿科普活动,19日中午学校相关领导老师与团队成员就相关工作进行深入交流。为深入了解青少年对科技科普知识的掌握情况,增强科普活动效果,19日下午,在李校长的带领下赴学生家中开展家访。
图2
授课科普,机械铸魂。实践团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了系列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科普课程。7月20号上午,科普课程在班级展开,活动的第一部分是由实践团的魏建龙同学为中学生进行科普宣讲。魏建龙同学先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形象的比喻让同学们对于机械具有初步的了解 ,随后他结合互动问答和产品展示,使同学们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场的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表达自己对科技的好奇与探索欲。宣讲的互动环节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学生们积极提问,实践团的成员们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探索科学世界的兴趣,更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乡村青少年的科学视野。

图3
以德为本,教书育人。当日下午,实践团还开展了对准初三学生的针对性辅导,并进行讲解一些题目,复习一些课程,旨在帮助他们更好地备战中考。通过分析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实践团成员们量身定制了学习计划和策略,鼓励学生们树立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同时,还分享了实用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使学生们受益匪浅。实践团的专业辅导和关怀让学生们倍感温暖,他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展现出浓厚的学习热情。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学生们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期待。实践团成员们也深受鼓舞,坚信自己的付出能为这些孩子开启通往知识的大门,助力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4
调查为基,了解深广。在结束了辅导课程之后,实践团成员还为同学们发放了有关科技科普知识的调查问卷,收集了他们对科普活动的反馈,以及对未来科普教育的期望。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了解了初中生对于科技科普知识掌握的情况。这些反馈将为实践团未来的科普教育工作提供重要指导,确保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点。此外,问卷结果也反映出乡村学生对科技领域的向往,以及对于拓展知识面的渴望。实践团计划根据这些宝贵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育方案,致力于为学生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科普体验,助力他们茁壮成长。
图5
兴趣为师,实践为本。活动第二天,实践团还组织了趣味游戏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科技的魅力。游戏中融入了科学知识,使得学生在玩乐的同时也能学习到新知识,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并颁发了奖品,以表彰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和优异成果。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实践团成员们心中充满了成就感。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深入乡村,将科普的种子播撒得更远,助力更多青少年拥抱科学,点燃梦想的火花。在这美好的时光里,科普实践之旅仍在继续,为乡镇的孩子们带去无尽的希望与可能。

图6
集思广益,总结升华。活动的最后,实践团与永兴中学的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双方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普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并达成了多项共识。而永兴中学的老师们也表示,将把这些宝贵的建议融入日常教学,为孩子们搭建更多展示自我的平台。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分享了他们在科普教育中的心得体会,以及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案。这些经验的交流,不仅加强了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也为乡村科普教育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图7
深埋火种,静待花开。未来,巢湖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将继续组织类似的活动,为更多的中学生提供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机会,为培养新一代的科学人才贡献力量。实践团成员们也意识到,科技创新的种子一旦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便能激发无穷的创造潜能。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实践团成员们更加坚信,他们的努力将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这份信念也将成为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致力于策划更多元、更深入的科学普及活动,让科技的种子在各处生根发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