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大学子赴威海:乡村振兴访企业,探索发展新道路(通讯员 王可新)为提高青年学生对威海果业的发展认知,增加学生对威海现代果园的了解以及增强未来威海果业发展的方向,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忘初心,精于专业”赴威海实践团在青岛农业大学辅导员陈旭和专业指导教师贾越、任怡然的带领下于7月6日前往威海农科院科研农场和新元果业进行参观学习。7月6日上午农科院负责人吕毅向大家介绍了威海当地果业发展、甘薯育苗、现代果园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大家深入农场讲解科研果园的发展状况。7月6日下午新元果业经理于伟建向大家介绍了新元果业的基本发展情况,并向大家表示了新元果业对高技术人才的渴望。
7月6日上午农科院负责人吕毅向大家介绍了威海当地果业发展、甘薯育苗、现代果园的基本情况,并带领大家深入农场讲解科研果园的发展状况。威海农科院成立于1991年,主要负责当地的园艺发展的科研与技术推广。吕毅介绍了威海当地的果业发展状况,果树种植总面积达86万亩左右,包含了所有的北方落叶果树树种和少数的亚热带果树,如无花果作为威海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其中苹果种植面积占绝对水平,栽培面积高达80%左右,现代果园大概有30万亩,现代果园是目前主要推广的项目。威海金品种作为威海一种特色的高端产品,是引进日本晚熟品种,只有在危害的种植效果最佳。苹果产业在威海农民经济收入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促进了危害当地的乡村振兴,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除了苹果,梨、桃、樱桃、无花果等在威海也有一定的发展。吕毅指出威海当地的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社会资金的引入以及国内外智力引进等条件,这些才促成了威海果业的蓬勃发展。
|
|
 |
实践团在吕毅的带领下进入进入园间参观,了解了园区的设施和栽培方式。他指出防雹网是目前现代果园比较普遍的一项措施,防雹网有四个作用:首先它可以防冰雹,其次鸟害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物理伤害,防雹网可以减少鸟害,再者在防风和隔霜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目前一亩地的报价在3000元左右,属于是一种投资少回报大的设施。除了防雹网,园区还建有防冻喷雾,在极端的低温到来之前会对果树进行喷水,这样可以保花保果,提高坐果率,有效抵御倒春寒。在抵御虫害方面也有专门的捕虫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对果树的损伤。实践团观察到该园区采取了省力化生草法,这是一种新兴的便于管理的方法。具体的内容就是选取与小麦生长期相近的草类如鼠毛草种植在果树根基部,这些草会在6月份左右自然倒伏,起到保水保肥、抑制杂草的作用。相比之前的自然生草,这种方法会自然倒伏不用特地管理草类,而之前的自然生草法往往需要特地的去清除果树根基部的杂草。省力化生草法前期要施用尿素,以后则可以利用自身腐烂积累形成有机质改善土壤环境。但是目前此方法在樱桃的栽培方面应用的不是很理想,过于湿润的土壤会导致樱桃根腐烂。吕毅又向实践团介绍了樱桃目前栽培的树形主要是多组枝丛生形,在主干分出十几个左右的枝组,以便降低树高,方便采收;甘薯育苗棚采用高畦低背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苗床的温度3-5℃,但是在灌溉时会导致低背易涝,为了改善这种现象主要采用两种方法解决,一是可以设置挡泥板,二是可以进行喷灌,苗床被沙子覆盖,既可以透水透风又可以保水保肥,不管在生长前期还是生长后期都有相应的养分供应;在无花果大棚中,吕毅解答了无花果倒伏的原因,由于高度限制了光照条件,无花果自然倒伏。他指出无花果果实内的种子实则是无萌发力的种子,因此在育种方面通常采用诱变,利用芽变进行育种。
(图为吕毅向实践团介绍樱桃的栽培模式 吴源朋 供图)
下午实践团来到新元果业进行参观学习。新元果业经理于伟建向实践团介绍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在云南陕西等地也有种植基地。他介绍新元果业是果树国家级示范园区,还是无袋栽培基地,目前这项技术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无袋栽培技术是21世纪新十大技术之一。他指出目前在采收方面借鉴外国的方法,利用机械进行分批次采摘,这样保证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他说在农业种植方面相关的技术人才缺乏严重,大多数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行业,并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过程是漫长的痛苦的,他表示农业领域需要年轻人为农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图为实践团与新元果业负责人合影留念 吴源朋 供图)
通过一天的参观学习,实践团对于威海当地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有所了解,对乡村振兴的模式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了将来园艺产业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