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若少时宜敬老,家才足后合怜贫。”出自宋代真德秀的《长沙劝耕》,意为年少时应尊敬长辈,敬爱老人。烟台大学药学院“睛望乡”社会实践队怀关爱老人,奉献社会之心,前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册山街道南头村“孝善食堂”,希望能为老人们带去美味与温暖。
实践队成员十分关心老年人生活,得知南头村许多老人都是独居老人,孩子因城里工作鲜有时间回家看望老人,许多老人年事已高腿脚不便,吃饭成为难题。实践队成员跟随食堂工作人员熟悉流程,帮助工作人员准备食材,在分好工后大家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实践队成员亲自参与了整个做饭流程并提前为老人们准备碗筷。待老人快来时盛上热气腾腾的饭菜,老人们对饭菜赞不绝口,工作人员透露老人们吃的比往日要多出许多。
因许多老人腿脚不便不方便前往食堂,实践队成员跟随当地团委前往老人家送饭,家里只有老人一位,许久未看到这么多人来感到欣喜,连忙站起来和实践队成员握手。当成员们把饭菜端到饭桌上并看着老人们吃饭,感到十分的开心。边吃边聊,成员们们与老人们唠唠家常,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起居、饮食以及身体健康等情况。这些暖暖的话语,浓浓的关怀,让老人们切身感受到来自中来的爱。在交流的过程中,成员们还巧妙地引导老人们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与小确幸,让老人们的脸上不时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老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陪伴与温暖,而志愿者们也被老人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所感染,彼此之间的心灵得到了交流与共鸣。
看到老人家房间较乱,成员们替老人擦拭家具、拖地扫地、整理物品,清理垃圾等,让他们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整洁。在其间过程中,成员们提出要多注意用火用水问题,如有不方便的地方及时联系当地青年志愿者协会沟通。最后及时叮嘱老人注意自身身体状况,及时参与社区体检,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生活有困难一定要及时说出来。
本次实践活动不仅为老人送去一点热闹与温暖,更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真情。实践队成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希望我们的微薄之力可以引起社会对老年人的重视,为老年人后半生保障提供更多人为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