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面临的就业挑战,我们作为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一支专注于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结构性就业困难的创新创业实践团队,在2024年7月11 日启程前往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旨在探索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具体因素,为解决就业难题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图为亳州学院草坪上的一则标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唐振翔 摄

图为团队成员正积极为亳州学院的采访做准备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邵诣翔 摄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亳州学院。因为队内有一位成员就是亳州本地的,所以还特意吃了当地的特色小吃牛肉馍来当作早餐。餐后,我们大概在校园内转了一圈,发现学生基本上都在图书馆附近。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早早放假回家了,剩下的都是大三大四的学长和学姐们。他们有的准备考研,有的已经把教师资格证考到手了,还有的大四毕业生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我们首先采访的就是一位大四学长,他的专业是体育教育专业。当问道他的就业意向时,他表示他更愿意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许,这也是大多数毕业者共同的愿望吧。

图为亳州学院附近一个小区里,一位退休的奶奶带着孙子孙女一起游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唐振翔 摄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奶奶对就业难的看法以及对家中子女就业的情况的介绍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馨月 供稿
接着,我们来到亳州学院附近的小区。因为是工作日,所以碰到的大多数是中老年群体,我们随机采访一位老奶奶。奶奶说,家里女儿在一所大学当老师,儿子在警校工作,喜悦和自豪溢于言表。是啊,子女工作稳定,自己在家帮带孙子孙女,享受天伦之乐,还有什么比这样更值得开心和自豪的呢?

图为团队成员与华佗国药场人事资源部部长和资深员工交流企业招聘的相关问题。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馨月 供稿
第二站团队成员来到了华佗国药场。其中,有一个方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他们公司相比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更愿意招聘专科生。这可能让人感到奇怪,因为一般公司招聘的大学生给我们的印象都是“高学历”;实际情况是,他们更看重求职者的能力和情商,这听起来似乎也理所当然了。学历高≠能力强,企业需要是能够给公司带来收益的人,哪怕你学历不是很高,但能力出众,你一定有你施展才华的舞台。还有一点很重要的原因:部分高学历的应聘者他们期望太大,但公司觉得他们能力还有所欠缺;此外,考虑到培训成本,薪酬以及适应期等方面,他们反而觉得专科生更具性价比。

图为普润药业有限公司的一个标语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馨月 供稿

图为团队成员和普润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交谈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邵诣翔 摄
最后一站是普润药业有限公司。该负责人表示,他们招聘大学生要求:一是接受能力快,适应性强。他们会看应聘者是否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还强调需要活跃外向型性格的人才;二是由于地方政府政策和学校对相关专业的投入差异大,他们更愿意招聘本地相关专业的人。

图为团队成员在普润药业有限公司留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张馨月 供稿
虽然整个实践过程不长,但团队成员们受益匪浅。这两家企业的共性在于都注重应聘者的能力,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这或许是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之一;同时,交流过程中也有一点困难;但是,凭借相关方言(河南方言)的熟悉,队员们克服了困难。
总而言之,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教师和外企绝对不是仅有的出路。对于英专生而言,大多愿意成为一位英语老师;但同时,也可以兼职选择其他职业,比如成为一名自由译员。或许有人会讲:人工智能发展的这么快,学翻译是没有出路的。但是各行各业都充满挑战和压力,我们要做的是把路走宽,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为客观变化你无法控制;在专业学习上,打牢专业技能;去参加各种竞赛和实习,以赛促学,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去开辟独属于自己的就业路。(通讯员 唐振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