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心得体会

时间:2024-08-30     阅读:
心得体会
炎炎夏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胡杨学子,我们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对我们能力的一次考验,更是我们了解国情、民情,增强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初到我们的目的地,一团。阿拉尔一团成立于1953年3月,其前身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二方面军六军团、抗日战争时期的‌三五九旅七一八团、解放战争时期的‌一野二军步兵五师十四团。‌该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经历过开辟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两万五千里‌长征、挺进华北抗日前线、‌南泥湾大生产、‌中原突围、南下北返、保卫延安等重要历史事件,为‌新中国诞生立下汗马功劳。部队开进西北、解放新疆后,1950年7月遵照毛主席的指示,部队开进了戈壁沙漠沙井子,拉开了屯垦戍边的序幕。王震将军称“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就是这支部队的真实写照,素有“天下第一团”的美誉。阿拉尔一团不仅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在农业和工业发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我们走访了多个小区,老人们的故事都深深打动着我们。
初入战场,困难重重的蒋禄老人,当时只有二十岁出头的他,身后已然空无一人,早逝的母亲,被日军轰炸去世的父亲,少年时期一直在流浪,为别人做工换取生存下的机会,出征那天,蒋禄老人已经做好了随时为国捐躯的准备,为国家奉献最后一滴血。
坚韧不拔的张建军老人,身为工兵团的他,默默奉献大半生,在祖国的边疆,用青春谱写英雄赞歌,用力量传递力量,用生命点燃生命,践行着对祖国的庄严承诺。还有很多老人的故事被我们发现。
三下乡的经历,不仅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学会了感恩与奉献。我们明白,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次下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却深深地激发了队员们的爱国之情,让队员们更加坚定了好好学习,强化自己,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的信念。同时也使得队员们体会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定了同学们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的决心和志向。
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每位队员都能相互的关心着对方,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有人鼓励我去战胜它。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想的是“我们是一个队团队”。一个也不能少一个也不能倒下来,这次“三下乡”活动我们相信也许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每一个人都很珍惜着这段时光。每天我都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的充实,非常的快乐和愉快。总有一家的气息缠绕在我的身边温暖着我,给我动力让我前进。这次也是我一次参加活动时间最长的一次集体活动,也是最有意义的一次,它让我学习到我缺少的东西。锻炼了我,成熟了我。给予了我人生回忆留下了美好的金色的一段。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都江堰桂花社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暑假开学就即将成为一名大三学生的我,即将走上社会,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此次三下乡活动虽已结束,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与感悟却永不停息。我们将继续努力,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