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探 “两山” 实践密码,绘千岛生态画卷

    时间:2025-08-26     阅读:
    来源:“木语千岛,绿境共研”实践团
作为“木语千岛,绿境共研” 实践团的一员,在千岛湖为期十余天的调研段经历让我跳出课本,以专业视角触摸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实践脉搏,也让我对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关系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理解。
调研首站与淳安县林业局、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的政企访谈,为我们打开了认知 “千岛模式” 的第一扇窗。当徐建斌副厂长从保护机制、技术升级、成效显现三个维度,细致讲解 “两山” 理念落地后树木保护工作的变化时,我第一次直观感受到政策与实践的紧密衔接 —— 原来每一片葱郁的树林背后,都有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在保驾护航;当与国家森林公园负责人探讨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之道时,我更明白 “保护” 不是 “停滞”,而是要在科学规划中找到生态与发展的共赢点。这场访谈让我意识到,“两山” 理念的落地绝非偶然,它需要政企协同发力,用系统性思维破解生态保护难题。
随后一周的专业实地考察,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 “实战检验”,更是一次与自然的深度对话。在林场工人师傅的带领下,我们穿梭在未经人为干预的自然区域,学习如何精准选择考察样地、规范标记优势树木,如何细致记录树龄、树种、生长状态等关键信息,如何小心翼翼地采集叶片、树枝、根系与土壤样本。师傅们手把手教我们辨别树种、规避野外风险,他们黝黑的皮肤、粗糙的手掌,以及对每一片山林的熟悉与珍视,都让我深受触动。当我们蹲在样地边,将课本上学过的林学调查方法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当看着采集袋里整齐摆放的样本、笔记本上详实的记录,我突然明白:所谓 “守护绿水青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用科学数据说话,用专业能力为生态本底 “把脉”。这些看似琐碎的工作,正是评估千岛湖生态状况、制定保护策略的基础,也是实现 “绿水青山” 向 “金山银山” 转化的前提。
村民走访,则让我感受到 “两山” 理念最温暖的温度。在千岛湖林场周边村庄,村民们围着我们,兴奋地讲述着生态改善带来的变化:“以前村里路不好,环境也一般,现在山更绿、水更清,来旅游的人多了,我们开起了农家乐,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家里种的橘子、茶叶,因为生态好,成了‘生态产品’,不愁卖还能卖上好价钱”。他们朴实的话语里满是幸福感,也让我瞬间读懂:“两山” 理念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 “幸福密码”。它不仅让千岛湖的生态环境愈发优美,更让村民们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生态红利,实现了生态效益与民生福祉的双向奔赴。
如今回望这段调研路,千岛湖畔的青山绿水、政企人员的专业坚守、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都深深烙印在我心里。这次实践让我明白,作为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学子,我们的专业知识不仅是试卷上的答案,更是守护生态的 “武器”;我们的青春力量,不仅可以在课堂上绽放,更能在推动 “两山” 理念落地的实践中闪光。未来,我会认真梳理这次调研的成果,把在千岛湖的所见、所闻、所悟分享给更多人,也会继续深耕专业领域,用所学所长为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让 “两山” 理念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绘就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