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承古之韵,品木雕之美

时间:2023-07-29 关注:
       站在肖修鸿传承人的木雕工作室的门前,听着工作室里传来的阵阵清脆的木击声,我的心情既好奇又激动。步入工作室,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满眼都是那些栩栩如生的木雕艺术品,它们静静地展示着木头的生命力和艺术的力量。
    “要做好一件木雕作品,首先要挑选合适的木材,”领我们进门的肖师傅一边指着架子上还未经雕刻的木头一边和我们说,“要想做出优秀的木雕,优质的木材是必不可少的。”顺着肖师傅的手指看过去,我发现架子上摆放着许多具有独特纹理和色彩的木材。肖师傅告诉我们,挑选木材的过程中,既要保证木材的纹路,又要保证质地符合设计要求,因此这一步一般需要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来做出选择。
    “接下来是制作雕刻模具。”肖师傅一边说着,一边细致地给木材贴上了一层薄薄的模具纸。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却需要不小的精准度和细心。他拿起设计图纸,专注地比对着每一个细节,然后将图案和纹路准确无误地转移到木材上。看着他手中的工具在木材上舞动,我意识到了制作模具的重要性,它不仅为后续的雕刻工作提供了参考和指引,更在不可见之处承载着整个作品的结构和形态。
       然后就是雕刻的过程了。肖师傅向我们示意在工作台前作业的其他木雕师傅们。他们熟练地运用各种不同型号的刀具,按照模具上的指引,小心翼翼地对木材进行切削和雕刻。我看着他们熟练的手法和流畅的动作,仿佛刀具在木材上跳舞,一丝丝木屑悄然飘落。雕刻过程需要极高的耐心和专注力,技巧的运用和手法的灵活性也十分重要。我看着他们的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哪怕是在炎炎夏日,汗水滴落在木屑上,他们也毫不停歇,只专注着将手中的木头雕刻得更加精致。
 
图为 桃源工匠在进行雕刻作业
       看着木雕师傅们雕刻木材,我突然意识到雕刻需要的不仅仅是技巧,还需要想象力和灵感。那些雕刻的师傅们不仅仅局限于模具上的图案,而是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感觉进行调整和加工。他们的手笔流畅而自由,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力。我惊叹于他们对木材的敏感和艺术的表达,也惊叹于他们用心和智慧赋予作品生命和灵魂。
 
图为 肖修鸿师傅在为徒弟讲解雕刻细节
       完成了精细的雕刻后,就是上色和装饰的环节了。我注意到工作室里摆放着各种颜色的油漆和绘画材料。肖师傅告诉我们,这是将作品提升到另一个层次的重要步骤。对于小件的木雕作品,木雕师傅们会在抛光之后用刷子和颜料细致地给作品上色,将作品的纹理和细节勾勒出来,而对于大件的木雕作品,师傅们则会选择使用喷涂的方法来使作品上色。在整个上色过程中,师傅们会运用自己丰富的色彩知识和艺术感,让作品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魅力。有的作品还会进行其他装饰,以进一步提升了艺术品的质感和美感。
 
图为 肖修鸿木雕工作室的作品
       在观察木雕师傅制作一件完整木雕作品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明白了木雕之美不仅在于桃源工匠们对于木头形态的塑造,更是要通过作品传递出一种独特的精神与情感。这种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艺术家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体察的态度让我深受启发。
       在参加这次实践活动之前,我对于桃源木雕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表面,既没有过多思考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也难以真正理解当地木雕的内涵所在。然而,在观看与学习木雕的制作过程中,我渐渐地感悟到了木雕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寓意。作为一门颇具历史沉淀的手艺,木雕承载着世代传承的意义。木雕不仅仅是一种手艺,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这些工匠们雕刻出来的作品中不仅蕴含着自己的心血,也蕴含着民族的智慧、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作者:杨芷灵 来源:三下乡网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