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志愿路,不负初心砥砺前行习总书记说青年人要学会自找苦吃,暑假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获得更多的经验,我怀着对支教的渴望积极报名了学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层层筛选下,我有幸加入了贵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童心燃梦·乡约盛夏”乡村振兴服务队,于7月10日至7月15日在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进行了为期6天的志愿服务活动。
初次接触“三下乡”,我的内心既紧张又激动,作为宣传组的一员,原先早已做好了听从组长命令,做好分内工作的准备,可是组长的临时退出让我措不及防。在老师和队长们的信任下,我成为了新一任组长。对于听惯了安排的我来说,主动权掌握在了我的手上让我有一些迷茫和不适。带领组员进行宣传构想、安排工作、协调好各种突发情况等工作于我而言有些困难重重。都说宣传工作是最重要的,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战场”。
初来乍到,息烽县小寨坝小学里孩子们小小的桌椅,小小的床让我对这里充满了新奇感。孩子们整齐地排着队伍去食堂吃饭,时不时投来的打量眼光和传入耳中的讨论声似乎也对我们这个庞大的队伍充满了新奇。午饭过后我们正式投入到工作当中,跟着孩子们一起上了教学组的同学开展的安全小课堂,他们回答问题时齐刷刷高举的双手和对知识渴望的眼神,让我回想起了小学那段积极且乐于表现自己的时光。希望他们一直能如现在这般,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不忘初心,走出大山。

图为志愿者辅导孩子课后作业。
孩子们是活泼且热情的存在,在一次次的接触当中,他们逐渐打开心扉,会甜甜地对我们说声老师好,会想要和我们一起玩耍,会与我们谈心,会喜欢,会不舍……幼稚且真诚。虽然宣传工作时不时地会让我们感到头大,但是相机里面孩子们展露的笑颜仿佛一剂良药,让我们甘之如饴。
生活中不免有很多小意外,例如跟随调研组的步伐来到红岩村调研葡萄园经营情况,我被村口的小猫吸引,也被它抓伤。老师很担心我,曾提出让我结束工作回去休息,但似乎疫苗友善,并没有发挥大多数人都遭遇过的副作用,我又放心投入到了工作当中。调研途中很幸运,我们穿梭于葡萄林,找到了一个在林子下乘凉的老人,我们与他从过往交谈到如今,从现状谈到对未来的规划与畅想,谈到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关于我们提出的问题,他都回答得得心应手,似乎已经把乡村的发展把握手中,牢记于心,当成使命。于我而言,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接近书本上的“乡村振兴”这个知识点,也是我的第一次实地考察,但是我相信这绝不会是最后一次!今后我要努力抓住机会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获得经验、发现真知!

图为志愿者在和田间老人交谈。
在这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体验了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来到息烽,第一次支教,第一次调研,第一次当组长等。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和看似做不完的工作,很感谢我的组员和队友们在背后默默地支持、配合和帮助,感谢老师的信任,将艰巨的工作交给零工作经验的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长路漫漫,任重道远,我定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学习,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努力成为一个能当重任的新时代青年,也定脚踏实地,认真地做好每一份工作!(通讯员 陆春竹)

图为全体志愿者与小寨坝小学校长涂明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