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众多珍贵的非遗项目,如淄博的陶瓷烧制技艺、济南的陶塑、潍坊的核雕等等。同时,这片土地上也孕育了伟大的沂蒙精神、渤海革命精神等红色文化。将非遗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不仅可以为非遗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也能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红色文化则代表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将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不仅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还能有效传播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24年7月,我有幸作为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心传千载 非遗映红魂”实践队的一员,在山东省潍坊市、济南市等地展开实地探索,此次实践让我们收获颇丰。
在济南市,我们深入学习陶塑技艺,并将红色精神融入陶塑作品中。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采访老战士和老党员,了解红色精神的真实内涵。在陶塑制作过程中,他们不仅注重技艺的传承,更注重将红色精神融入其中,创作出了一批具有深刻内涵的陶塑作品。
图为王令涛老师在为陶塑上色在潍坊地区,我们发现已经有一些核雕艺术家开始尝试将红色文化元素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通过观察师傅们精心设计和雕刻,我们可以看见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以核雕作品的形式完美呈现出来。比如,有的艺术家以长征路上的艰险和英勇为主题,创作出了一系列的核雕作品;有的则以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蓝本,雕刻出了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图为核雕作品《红船会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的有机融合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通过与红色文化的结合,非遗项目可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从而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同时,红色文化也为非遗项目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意义,也让红色文化以更加生动、直观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通过参观非遗展览、体验非遗技艺等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非遗与红色文化的结合,还可以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通过挖掘和利用当地的非遗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也可以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和繁荣,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和幸福感。
图为实践队员讲解我国非遗文化在实地探索与调查中,我们认识到山东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即使在此过程中有一定的艰难存在,但在队长王琰同学的带领下,我们一步步攻坚克难,在实践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得益于我们自身所学专业的开放性,我们利用多种语言对我们所研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样化诠释,推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我们的实践项目注重山东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是一种创新的尝试和实践。通过这种结合,不仅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也传播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精神。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强这种结合的实践和探索,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红色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