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心得

扬铸牢新风,增获得意识

时间:2024-08-11     阅读:

扬铸牢新风,增获得意识

   本次三下乡由西北民族大学学生于七月八号至七月十号之间在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以铸牢意识与获得感相关关系为主题做出的实地调研。
   实践团怀抱着无比的期待来到了青海互助县,预备在这段实践期间为目标付出卓越的奋斗。三下乡小分队相互配合分工协作,无比有默契且在实践中出色地完成了实践的任务。这段令人且行且珍惜的充实时光让实践团体会感悟甚多,同学们在这学习了、发光了,每个人都在这贡献了自己力量。
  老师和同学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到互助,前期的问卷设计、访谈主题的确立、人员的安排和组织。为保证本次实践的顺利完成,实践团队做足了长久且精细的前期准备,调查当地情况、了解风土人情、路程计划、交通安排等等。根据所要研究和调查的问题,以及搜集获取互助的实际现状,联系当地的具体情况,实践团在原先制定好的问卷基础之上又精心修改出一份新的问卷,为的便是能够到得更加准确的现实信息。本次的行动是一次颇有准备和计划的活动,实践团着收获满满、学习无量、增长才干的心态铆足了干劲。
   夏日的互助气候清爽宜人、风景秀丽,这儿的人民质朴、民风淳朴。即便是初来乍到仍能快速融入这份随意轻松的氛围当中。队伍的各个小组分别去到不同的乡村当中分工协作实行各自的任务,以高效的行动完成本次大量的实地资料的收集。一开始作为并不熟悉此地的外地人只能摸索前进,搜索路程、四处打听路线,在这个过程中属实是极大地提高了实践团在生活中当中的各种技巧,迅速地退掉羞涩、抛弃退缩,使同学们进一步快速学会“化口为路”。同时这样也能更快地熟悉当地的地形路线,为之后的出行便利打下了基础,提高了之后行动的效率。除了出行的困难,在做任务时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实践团针对的目标地点所在人群大多都是老幼人群,尤其以老年人为主题,所以当同学们在发放问卷时会有很多老年人看不懂字的困难,这时就得由同学们的调查者以问答的形式通过口述的方式来获取想要的答案,这样一来便会增加实践团调查过程中的工作量和花费时间。此外有一些中年人并不愿意填写问卷同样增加了拒访率。在这一过程中常常会增加队伍人员的心理负担和挫败感,从而间接地降低了队伍的工作效率和自信心。实践团的成员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一步步地成长,逐步地掌握更多的实践技能、把握调研的方法,逐渐地大家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能获取到更多有益的信息。尽管在开始阶段遇上一些小困难不过这并没有难倒实践团,同学们在挫折中学习前进,逐步的在与人交流中以及访谈中得心应手。实践团的效率越来越高,获取的质量越来越好,访谈越来越高效。
图为实践队员发放问卷
  实地调研期间获得了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料,从资料中可以发现在互助县当地的铸牢中民族共同体宣传工作不算是无处不在但也做得很不错,已经扎根在人们的内心中,以及当地居民的民族意识都很高,即使不刻意去强调人们也还是将铸牢意识牢牢记在心间。与此同时互助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很高,在谈及当地交通、医疗、教育、社区等情况时大多数的访谈对象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在这几个方面都表示很满意。这几天的实践调研让同学们明白所有的数据和结论都要在实践中获取才能得到最真实的,而在得到真实的一手资料后不可肤浅地去看待它,要结合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论去分析所得资料背后隐含的深层原因。
 图为实践团成员发问卷给调研对象填写  

   三下乡的意义就是让青年人用自己最青春最热情去探索去学习去领悟,在实践中学会各种技能,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学会真正实战的技巧。在本次实践中让同学们更能将书本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落在实地的做法,此外真正的感受到了铸牢意识与人民的获得感之间切实的联系,更深切地体会铸牢的重要性以及人民幸福的来源。这次巨大的收获对于日后有关的学术研究、课题研究、为具体事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都有着无比突出的意义。
 
作者:刘琦     来源:西北民族大学赴青海互助铸牢中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调研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心得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