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铭记革命烈士,发扬烈士精神,武汉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于7月5日来到武汉革命烈士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从馆内陈列的各类文物感受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烈士的巨大牺牲。
武汉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于7月5日参观了武汉革命烈士纪念馆,在这次参观活动中,几位同学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了相关历史资料后,他们主动请缨,为同学们讲解红色历史,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
其中,刘越在纪念馆的大厅前,详细讲述了革命烈士刘少奇的英勇事迹。他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将刘少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娓娓道来,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都深受感动。刘越表示,能够为大家讲述这些伟大的革命故事,是一种荣幸,更是一种责任。
张景嘉则选择了讲述董必武的革命生涯。她通过对董必武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和相关历史照片的介绍,带领大家回顾了这位伟大的革命先驱在中国革命道路上的重要贡献。张景嘉说,通过这次讲解,她不仅加深了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的信念。
此外,靳程宇则用充满激情的语言,讲解了革命烈士方志敏的感人故事。他引用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可爱的中国》片段,激励大家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铭记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

图为靳程宇在为同学们讲解烈士故事 李想 摄
在武汉革命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看到了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了解了无数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努力。博物馆中陈列的战斗遗物、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使大家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通过讲解员的详细介绍,同学们深刻认识到,革命胜利来之不易,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在参观过程中,一件件展品、一幅幅照片无不震撼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特别是看到那些年轻的革命先烈,他们的勇敢和无畏令在场的每一位同学动容。实践团成员周同学表示,通过这次参观,他更加理解了革命精神的深刻内涵,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武昌农讲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培养农民运动领导骨干的重要基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进行过重要的革命活动。通过参观农讲所的旧址和陈列室,实践团成员们对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在农讲所的课堂里,同学们重温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先辈的教诲,感受到了他们为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伟大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这种沉浸式的学习方式,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革命历史,更加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决心。
炎炎夏日,似同学们的拳拳爱国之心,顶着烈日同学们来继续参观了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中共五大旧址。这座古老的建筑静静伫立在武汉的某个角落,见证着中国革命的重要时刻。当实践团成员们踏上这片曾经的革命热土,内心的激动与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的成员们遇到了正在宣读共产党宣言的公职人员,同学们说,那一刻仿佛时空倒流,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历史的厚重感与当年的革命情景交织在一起,让人难以抑制内心的震撼。大家驻足在他们身后,仿佛听到了革命先辈们慷慨激昂的呐喊和誓言。

图为公职人员在宣读共产党宣言 李想 摄
实践团的指导老师王希征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站在中共五大旧址前,我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些为国家和人民奋斗的革命先辈们。他们的精神和信仰深深地感染了我。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参观活动不仅为武汉理工大学的学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让他们在红色历史中汲取了丰富的精神营养,还促进了学生们在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上的提升。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相互交流心得体会,分享感悟,不仅加深了对革命历史的认识,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些宝贵的经验,将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武汉理工大学的学子们将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