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民族共同体意识
——巢湖学院广播台暑期“三下乡”民族团结宣讲团赴合肥市肥东县牌坊乡 巢湖市亚父街道开展系列宣讲活动为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主线。2024年7月15日—20日,在团队指导老师郭超的带领下,巢湖学院广播台三下乡团队一行14人前往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满族回族牌坊乡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民族团结主题通过主题宣讲、走访调研、民族科普小课堂、民族特色游园等系列活动,将团队成员的所学所思所想投入和实践在祖国的大地上,将青春的力量融入到民族发展进程中去,助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实践回应时代对青年的殷殷期盼。
图为牌坊乡主干道欢迎标语
仲夏时节是石榴花开的季节,也是杭椒生长的好时节,花开烂漫、椒香正浓,把流淌在牌坊乡人民血脉里的红色基因点染得生机勃勃。团队成员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走近了牌坊乡,在这里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椒香辉映石榴红”系列活动。
启航宣讲:播撒民族团结的希望之种
宣讲团成员前往牌坊乡政府与分管民族事务的王维维和钱春梅会和,在他们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分批前往魏武社区和许井社区,在社区的党群活动中心内开展宣讲活动。在宣讲过程中,成员们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形式,声情并茂讲述我国各民族守望相助、同心筑梦的故事,激发了群众们的参与热情,引导群众参与到宣讲活动中来,将宣讲的内容传递到每一位参与者心中。
图为团队成员面向群众宣讲
童心筑梦:传承民族文化的火炬
孩童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是民族团结的接棒人。宣讲团成员在牌坊乡文明实践站组织和巢湖市亚父街道岗岭社区开展“七彩课堂”专题活动,围绕学民族知识、看民族影片、画民族画、唱团结歌等,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特别的政治课,在一问一答、一笔一划中厚植爱国情怀。将爱国主义情怀与民族团结精神融为一体,激发孩子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珍视。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参与儿童绘画
图为孩子们积极回答问题
图为参与儿童在团队横幅签字留念
寻根铸魂:牌坊乡培育和谐共生的精神之花
活动期间宣讲团成员先后前往牌坊乡民族团结进步展示馆、特色非遗蹴球馆、民族企业杭椒种植基地及民族居住区进行参观调研。
图为钱春梅向团队成员介绍馆内内容
图为李耀泉先生向团队成员介绍蹴球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杭椒种植基地
通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对牌坊乡的民族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新的看法。整理产出“一座牌坊——牌坊乡民族发展的历史沿革”“满回汉——牌坊乡的特色民族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蹴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民族同心筑梦,助力乡村振兴”文稿及视频资料。
游园共融: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
民族文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个人和群体提供了一种归属感和身份认同,同时还增强了各民族同胞之间的联系和团结。7月18日,宣讲团在肥东县牌坊乡的组织下与当地群众、干部们及淮北理工学院的一支三下乡队伍共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团结游园会。在游园会上,各族同胞欢聚一堂,体验投壶、两人三足、扎染等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的特色游戏,这些游戏不仅增进了参与者们相互间的了解与友谊、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更让参与者们在欢声笑语中体会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图为群众自发浏览民族团结相关知识宣传单
图为群众参加特色活动
图为活动结束后群众签字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位又一位的青年,一支又一支的队伍,正是所有人汇聚在一起的力量,三下乡的活动才有了色彩。在这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仅是青年学生将民族团结的意识推广到群众中,也使他们自身深深地收到民族团结的熏陶,尽管活动已经结束,但在活动之外,有一颗民族团结的种子已经悄悄的生根发芽。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时代青年学生应当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青年学生应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助力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