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六载深耕海洋,支教之光照亮乡村振兴方向

时间:2024-08-26     阅读:
        7月8日,时隔一年,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再次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为海洋乡中心校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为期14天支教课程。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中深刻指出,以振兴乡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是教育的职责和使命。“支教路漫漫,坚守志愈坚”,支教计划已经稳健地走过了五个年头。南京财经大学“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毅然奔赴海洋乡,精心设计并开设了一系列既专业又多元化的课程,旨在为学生们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
图为“漓漓圆上草”支教老师与全体学生合照 方婉莹摄
        出发前“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于南京财经大学展开了为期半个月的准备活动。对于“漓漓圆上草”的命名,创始人陈颖华是这么说的:“‘漓漓’是指在漓江,‘圆’指的是圆圆的足球,而‘圆上草’即为在草上踢足球。而‘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远赴广西桂林,就是为了给那里的孩子带去先进的足球课程,点亮他们心中的足球梦。”
       为给学生们提供更为专业的教学,支教团队邀请南京财经大学男子足球校队成员徐子航和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足球队队员朱锐来担任足球课老师,并提前联系前中国女足国家队队员管菁菁为技术指导。“先从球性球感开始,再到后续的步伐训练,技术训练与技能训练”,支教团队的教练们在管菁菁的带领下精心设计了细致入微的训练计划。“千锤百炼始成钢,百折不挠终成才”,支教团队的队员们于绿茵场之上反复磨炼自己的技术动作,只为给海洋乡的孩子们带来最便于理解的示范动作。
        除了开展基本课程,爱国主义教育与党史教育也不能落下。如何让孩子们切身体会爱国精神并有效的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队员耿弼晖提出:“应摈弃原本一味地在党史课上进行宣讲的模式,转而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日常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把‘硬植入’变为‘软植入。”
        支教团队队队长方婉莹介绍,“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此行共开设了“乐韵悠扬爱国情,歌声嘹亮赤子心”主题音乐课、“民族团结心连心,巧手共塑中国情”主题手工课、“心手相牵护健康,巧指编织乐无疆”主题手工课、 “欢乐跃动映日辉,趣味竞技展风威”趣味运动会等多套素质活动课程,致力于使育德、育心、育能相结合,服务学生全面成长。
        支教团队队长方婉莹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希望通过本次支教活动,能带给孩子们一个欢乐且富有意义的童年,并在小朋友的心中种下梦想的种子,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十四天的支教之旅,如同梦中的流霞,绚烂而匆匆,却在心田播下了希望的种子,静静等待未来的绽放。临别之际,支教团队的队员们决定以孩子们在课程中所汲取的知识为灵感,精心筹划一场别开生面的文艺汇演。支教团队队员徐天一解释道:“在分别之前,我们希望以一种既愉快又富有深意的方式,与学生们共度美好时光,为他们送上一个难忘的告别。”
         汇演上,《大梦想家》手势舞节奏欢快,孩子们在台上灵动起舞,通过手势表达了他们心中的大梦想。紧接着的歌曲串烧,《紫荆花盛开》、《明天会更好》与《DO RE MI》带领着观众感受了音乐的纯真与喜悦。在《神笔马良》的表演中,孩子们以生动的演技诠释了传统故事,在赢得了满堂喝彩同时,也将此次演出的气氛推向高潮!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汇演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中落下帷幕,师生的共同演绎不仅是对祖国的深情告白,也是对整场文艺汇演的完总结。
图为“漓漓圆上草”支教老师与学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国》陈妍 摄
         “老师!我们真的很喜欢你上的课,你能不能不走了!”“老师,求你了,留下来吧!”“老师回去了别忘了我们!”……返程当天下午(7月28日),学生们自发回到海洋乡中心校为老师们送行。依依不舍的他们与支教队的小老师们相约定——待到明年夏来到,再度相逢海洋乡!
图为“漓漓圆上草”支教老师与学生告别 方婉莹 摄
        十四日的支教征途,宛若流星划过夜空,瞬息即逝;而六载的执着守候,如同漫漫星河,恒久悠长。支教团队六年来多次奔往偏远山区,为孩子们带去知识与希望。他们不仅教授学科知识,更传递着爱心与责任。同时“漓漓圆上草”支教团队积极通过抖音、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宣传支教活动、宣传乡村教育振兴。乡村教育振兴,是一场时光的接力赛,需要世代的执着守候,亦渴盼新血液的汇入。让我们以乡村教育的复兴之火,点燃新农村建设的希望之光,为田园生活注入蓬勃而全新的生命力。
        团队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支教的精神始终传承不息。他们的坚守,让山里的孩子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感受到了知识与教育的力量。这份执着与奉献,是支教团队最美的传承。
 
投稿: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徐天一 方婉莹
审稿: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黄凝一
 
作者:三下乡网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