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丹巴文化探寻与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
时间:2024-09-05 阅读:
《关于丹巴文化探寻与传承的社会实践报告》
学校名称:西南石油大学
作者:李亚洁
摘要:本社会实践报告旨在记录匠心守望暑期社会实践队于 2024 年 7 月 8 日 - 11 日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进行的文化探寻与传承实践活动。实践队通过参观巴底土司官寨、非遗文化馆、烈士陵园,拜访藏香传承人扎西彭措先生以及与丹巴县团委交流心得等活动,深入了解丹巴县的历史文化、非遗传承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报告详细记录了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访谈内容以及实践队的思考与建议,以期为丹巴县的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参考。
一、引言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这里不仅有独特的藏族文化,还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深入了解丹巴县的文化内涵,探寻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匠心守望暑期社会实践队开展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希望通过实践调研,为丹巴县的文化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实践目的
1. 深入了解丹巴县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其传承现状。
2. 学习藏香制作技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3. 通过与当地村民、传承人、团委的交流,为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建议与思路。
4. 增强实践队队员的文化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
(一)参观巴底土司官寨(2024 年 7 月 8 日)
2024 年 7 月 8 日,实践队来到了巴底土司官寨。这座官寨依山而建,气势恢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为了更好地了解官寨的历史,实践队邀请了当地村民为我们讲解。
在村民的生动讲解下,我们了解到巴底土司官寨始建于清朝时期,是当地土司统治的中心。官寨的建筑风格融合了藏族、汉族的建筑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历史上,巴底土司官寨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通过参观,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土司统治时期的繁华景象,感受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氛围。
(二)拜访藏香传承人扎西彭措先生(2024 年 7 月 9 日)
7 月 9 日,实践队拜访了藏香传承人扎西彭措先生。扎西彭措先生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向我们介绍了藏香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以下是对扎西彭措先生的采访内容:
我:尊敬的扎西彭措先生,非常荣幸今天能够采访到您。作为藏香技艺的传承人,您承载着丰富的藏族文化遗产。首先,您能分享一下您是如何接触到藏香制作并最终成为这门艺术的传承人的吗?
扎西彭措先生:我出生在一个藏香制作世家,从小就看着长辈们制作藏香,对藏香制作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成长过程中,我跟着家中长辈学习藏香制作技艺,逐渐掌握了这门手艺,并决心将其传承下去。
我:藏香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藏香的历史吗?
扎西彭措先生:藏香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最初,藏香是用于宗教仪式,后来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藏香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和改进,形成了现在的独特风格。
我:了解了,我们还了解到传统的藏香原材料繁多,一般是以柏树树干为主料,再以藏红花、檀香、红景天、沉香、豆蔻、冰片、琥珀、佛手参等几十种名贵藏药及天然香料,按严格的比例配方搓揉而成,这些材料的选择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
扎西彭措先生: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我们选用的柏树树干必须是生长在特定地区、特定环境下的,这样才能保证香气纯正。其他的药材和香料也都要经过严格筛选,确保品质上乘。而且,不同的配方和比例会产生不同的香气和功效,这都需要根据传统经验和实际需求来调整。
我:在制作藏香过程中有哪些关键的技术要点?
扎西彭措先生:制作藏香的关键技术包括原材料的处理、香料的配比、揉制的手法和晾晒的时间等。比如,原材料的处理要精细,确保杂质去除干净;香料的配比要准确,否则会影响香气和品质;揉制手法要熟练,力度和时间都要掌握好;晾晒时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确保藏香干燥均匀。
我:藏香在藏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仅是一种香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您能和我们分享一下藏香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吗?
扎西彭措先生:藏香在藏族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宗教仪式中,藏香是供奉神灵的重要物品,它代表着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虔诚。在日常生活中,藏香可以净化空气、驱邪避灾、舒缓身心,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藏香制作技艺也是藏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我:面对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您认为藏香传承面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扎西彭措先生:现在社会发展变化很快,年轻人对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兴趣不大,很多人都选择外出打工或者从事其他行业。而且,现代工业生产的香品对传统藏香市场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我们的市场份额在逐渐缩小。另外,藏香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也比较高,这也给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我:目前藏香在市场上的表现如何呢?
扎西彭措先生:目前藏香的市场表现不太理想,主要是市场竞争激烈,我们的传统制作工艺成本高,价格相对较高,很多消费者更愿意选择价格便宜的工业香品。但是,也有一些对品质和文化内涵有要求的消费者会选择我们的藏香,所以市场还是有一定的需求。
我:非常感谢您为我们介绍了藏香的历史、文化和传承。最后,我想问一下,您对未来藏香文化的发展有什么期望和愿景吗?
扎西彭措先生:我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学习藏香制作技艺,将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同时,也希望能够通过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藏香文化,提高藏香的市场认可度和需求。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藏香文化一定能够发扬光大。
采访结束后,在扎西彭措先生的指导下,实践队队员们亲自动手体验了藏香的制作过程。我们按照先生的指导,将原材料按照比例混合,然后用手揉制成型,最后制作出了塔香。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藏香制作的艰辛和不易,也感受到了这门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队员们将自己制作的塔香成品带回,作为这次实践活动的珍贵纪念。
(三)与丹巴县团委交流心得(2024 年 7 月 10 日)
7 月 10 日,实践队与丹巴县团委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会上,实践队队员们分享了本次三下乡活动的收获与体会。
队员们表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深刻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也发现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人才短缺、资金不足、宣传推广不够等。针对这些问题,队员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开展文化传承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兴趣和传承意识;加大对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文化宣传推广,提高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等。
丹巴县团委对实践队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将认真研究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丹巴县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同时,团委也希望实践队能够继续关注丹巴县的文化发展,为丹巴县的建设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四)参观非遗文化馆和烈士陵园(2024 年 7 月 11 日)
7 月 11 日,实践队参观了丹巴县的非遗文化馆和烈士陵园。
在非遗文化馆,队员们通过观看展品、图片、文字介绍以及现场演示等方式,全面了解了丹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藏绣、雕版印刷、唐卡绘制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是丹巴县人民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参观,队员们对丹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也增强了对文化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烈士陵园。在烈士陵园,队员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烈士纪念碑,参观了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内,队员们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实物展示和文字介绍,了解了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这些革命烈士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队员,使队员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四、实践结果与分析
(一)巴底土司官寨
通过参观巴底土司官寨和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我们对土司制度的历史、官寨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有了深入的了解。巴底土司官寨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然而,由于年代久远和自然风化等原因,官寨的部分建筑存在损坏和坍塌的现象。此外,官寨的宣传推广不够,游客数量较少,旅游开发程度较低,这些都不利于官寨的保护和传承。
(二)藏香制作技艺
通过拜访藏香传承人扎西彭措先生和参与藏香制作体验,我们了解到藏香制作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工艺和文化内涵。然而,正如扎西彭措先生所提到的,藏香传承面临着人才短缺、市场竞争激烈、宣传推广不足等问题。此外,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藏香的市场需求逐渐减少,这也给藏香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三)与丹巴县团委的交流
与丹巴县团委的交流使我们了解到当地政府在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当地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如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培训等,但由于资金不足、人才短缺、宣传推广不够等原因,文化传承与发展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四)非遗文化馆和烈士陵园
参观非遗文化馆和烈士陵园使我们对丹巴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革命历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非遗文化馆的建设和开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传承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在展品展示、讲解服务、互动体验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烈士陵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但在宣传推广、设施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加强。
五、实践总结与建议
(一)总结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了解了丹巴县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了藏香制作技艺,体验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了解到了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实践队队员们在实践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实践能力,也增强了文化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建议
1. 加强对巴底土司官寨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加大资金投入,聘请专业的文物保护人员和建筑专家,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确保官寨的安全和完整。
2. 加强对巴底土司官寨的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制作宣传视频、图片和文字资料,提高官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3. 加强对藏香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大对传承人的扶持力度,提供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培养更多的后继人才。
4. 加强对藏香制作技艺的创新和发展,结合现代科技和市场需求,开发新的产品和工艺,提高藏香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对藏香文化的宣传推广,利用抖音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展示藏香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提高藏香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加强与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的合作,开展文化传承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培养青少年的文化兴趣和传承意识,提高社会各界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6. 加强对非遗文化馆和烈士陵园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展品展示水平和讲解服务质量,增加互动体验项目,丰富参观内容和形式。同时,加强对非遗文化馆和烈士陵园的宣传推广,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学习。
六、参考文献
[1]呷绒多吉.一种藏香及其制备方法[P].中国专利:CN113797295A,2021.12.17
[2]李建芬,俞学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J].匠心,2024,(1): 16-18
[3]宋俊华,王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规范与创新[J].民族艺术研究,2023,第36卷(5): 90-98
[4]韩霞.千碉之国——四川甘孜丹巴古村[J].新阅读,2016,(4): 42-43
作者:李亚洁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