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登录在线投稿三下乡网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VR与艺术学院“逐梦远征 艺同前行”志愿实践队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时间:2023-07-15 关注:208

 

烈日炎炎,夏条绿已密。VR与艺术学院“筑梦远征·艺同前行”志愿实践队分别走进上饶市横峰县朝堂村、上饶市弋阳县以及景德镇浮梁县江村乡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品乡村振兴硕果,传敬老爱幼美德,慰革命先烈英魂,焕非遗文化生机……
一、青春筑梦心向党,乡村振兴勇担当。
7月7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VR与艺术学院“逐梦远征 艺同前行”志愿实践队抵达横峰县岑阳镇朝堂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于田间地头品乡村振兴发展的累累硕果。
青年赋能振兴路,技能点亮发展魂。
吉柚花湾马家柚种植基地、硒蜜薯种植田、大米种植田……朝堂村第一产业发展欣欣向荣。通过国家政策帮扶,依托马家柚、大米、红薯等农副产品,朝堂村脱掉省级贫困村的帽子,成为如今的脱贫典型村。实践队成员见到此状,有感而发,自发凭借专业技能为朝堂村生产的农副产品设计宣传海报与产品包装袋,为朝堂村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妙手丹青绘美墙,红星璀璨把方向。
用艺术点亮乡间,丰富新时代画卷,实践队成员们为朝堂村绘制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旨的红色主题墙绘,用画笔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田间地头长才干 乡村振兴正当时。
习近平总书记说:“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共青团江西省委副书记肖如恩书记莅临江村乡实践地开展调研,于田地看望VR与艺术学院“逐梦远征·艺同前行”实践队的师生们,在实地与他们亲切交谈并深入了解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对实践队所开展的活动表示赞许。
二、情系老小护真情,中华美德暖人心
心系桑榆晚,殷殷敬老情。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这是很多空巢老人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实践队走访两户高龄空巢老人,关心他们生活,为他们送去温暖。随后,实践队成员们聚焦老年消费者的社会热点问题,将识诈防骗知识和技巧融入宣传手册之中,引导老年消费者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盛夏筑梦行,红心护童心。黎明之外是光照不到的地方——留守儿童。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实践队结合自身专业特色,以“大手牵小手”趣味课堂的形式,开展了一系列防溺水知识普及、应急救助知识普及、文明礼貌教学、红色文化教育等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 
趣味野外“护夏”课,夏日平安“小护卫”。实践队队长廖静在水库旁,借助防溺水“四个一”工程的设施,与成员杨开泰配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此次“护夏”课跳出传统的教室授课模式,在真实情景下教授防溺水知识,真真正正让防溺水“六不准”刻入孩子们心中,让孩子们心里警铃常震。

轻松欢乐“95”课,茁壮成长“护身符”。实践队成员杨开泰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夸张可爱的肢体动作,为孩子们拉开了“应急救助知识普及”课堂的序幕。课堂上,孩子们参与进来,与实践队成员们一同演绎出受伤事故急救时的情景,在轻松的课堂里不断加深孩子们对应急救助知识的掌握,这些知识将为孩子们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彬彬有礼“君子”课,文明礼貌“小标兵”。于田地里撒欢,在稻田里打滚,朝堂村的孩子们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实践队王丽嘉用温柔的嗓音为孩子们娓娓道来中国“礼仪之邦”美名的由来,进行“八礼四仪”文明礼仪教育宣传,引导他们学礼仪、知礼仪、行礼仪,还将汉服文化、茶文化、作揖文化作为拓展内容,滋润了孩子们单一、枯竭的知识面。

五彩斑斓“红旗”课,爱国爱党“小星火”。实践队将自身所学的红色文化、所感的红色精神带到“红旗”课堂里,开展了各类红色教育活动,如DIY团扇、红色故事会的分享、合唱红色歌曲。一面面团扇上孩子们的画作,是童心向党心的印证。活动中,实践队和孩子们一同合唱红色歌曲。孩子们嘹亮的歌声,唱响中国少年的理想壮志,唱出中华儿女的英姿飒爽,唱出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学红歌知党史,百年党旗迎风展。实践队成员们通过传唱经典红歌,厚植乡村孩子的爱党、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三、革命精神熠生辉,红色基因注血脉
清风抚英魂,丹心照华夏。实践队一行来到方志敏革命烈士纪念园,重温入党誓词,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狱中笔墨明心志 凛然不屈铮铮言”,实践队成员重温老一辈革命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弘扬以爱国、清贫、创造、奉献为内核的方志敏精神,以先辈为榜样,赓续红色基因,传承奋斗之志。汝心灼灼殉国家,深藏功名卫吾华。以江村红色阵地为载体,为纪念先烈,铭记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实践队前往江式训革命烈士展陈观参观学习。在小小的仿徽派建筑里,实践队成员们凭吊瞻仰这位牺牲在雨花台的烈士,忘不掉的是历史,抹不去的是悲怆。从1921到2023年,102年,时间砥砺信仰,岁月见证初心。实践队员追随先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赓续红色血脉。
情系老党员,慰问见初心。老党员是历史给予的宝贵财富,喝水不忘挖井人,为继承他们精神,实践队前往光荣之家——老党员王爷爷的家中,聆听党员故事,学习红色精神,让艰苦奋斗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


四、非遗不“遗”创未来,传统文化树自信
曲传雅韵,弋腔美名。一曲传承六百年,弋腔唱响万家乐。实践队来到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参观,深入舞台后台,了解传承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厚积薄发的训练日常。并通过小程序和纸质问卷的形式对弋阳县当地居民开展问卷调查,最终形成了关于弋阳腔传承与发展的调研报告,为弋阳腔“记起来,走出去”提出针对性建议,与非遗文化于今朝邂逅,助力非遗不“遗”。
茗中小种,比肩祁红。浮梁之瓷,莹于水玉,浮梁之茗,闻于天下。实践队走进非遗制茶基地亲身观摩实践,学习非遗制茶人身上苦干实干的精神品质。以劳动筑基,以奋斗开路,这堂生动的劳动教育课,在实践队成员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寓教于劳,育才于勤。
 百年油坊,十里飘香。严台村古色古香,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大新油坊坐落此间。它有着五百多年建造历史,是目前江西省内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法木榨油坊,实践队成员们在感受到传统榨油技艺的复杂性与严谨性的同时,被古人的勤劳与智慧所震撼。
文脉悠远,与古为新。在非遗保护的视野下,为非遗注入青春力量,需要青年人敢于创新、久久为功,更需要青年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在铸就文化新辉煌的事业中绽放青春之花。
 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虽已到了尾声,但青春永不散场。VR与艺术学院师生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提高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先烈们的精神发扬下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奋进力量!
 
 
 
 
 
 
作者: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 来源: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团委
三下乡总结推荐
大学生免费找兼职,就上兼职企鹅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