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法治润基层·爱国筑新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青衿知行团“三下乡”普法活动纪实

时间:2025-07-15     阅读:
七月燕赵,暑气正盛,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青衿知行团带着“法治润基层·爱国筑新魂”的初心,走进河北阜平、保定等地。一周时间里,他们循着历史足迹、扎根基层土壤、贴近群众需求,用一场场有温度、有深度的普法活动,让法治精神与爱国情怀在乡土间交融生长。
 
历史坐标上的精神传承:从抗战记忆到法治信仰
 
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西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了“历史课堂”与“法治驿站”的结合体。
上午9时,知行团成员以卢沟桥事变为起点,用“战场家书”“英烈故事”串联起抗战岁月。10时整,防空警报响起,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三分钟寂静里,历史的厚重与和平的珍贵直抵人心。国防普法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条文被解读为“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法律义务”,让“国家安全”从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最动人的是非遗剪纸体验——孩子们在指导下剪刻出火箭、国旗、和平鸽,红色纹路里,爱国情怀与法治精神完成了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这里,历史不仅是记忆,更成了滋养法治信仰的土壤。

图为知行团成员帮助孩子们完成剪纸作品 (周缘圆供图)

图为知行团成员带领孩子们默哀 (王思棋供图)
 
基层肌理中的治理实践:解码“枫桥经验”的法治密码
 
在城南庄法庭,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图景生动展开。“99%的案件能在线办理,老年人不会用手机?我们上门;跨省打官司?跨域立案让群众少跑腿。”李建桥庭长指着智慧诉讼服务终端介绍科技赋能的司法便利。红色调解室内,退休老干部化身“特邀调解员”,用乡音乡情化解纠纷,让法庭调撤率从2023年的65%升至2025年第一季度的85%,上诉率仅0.27%。
“六户村民被拖欠地租60余万元,10天促成还款”的案例,印证了“法官+N”联动机制的高效;3000多名“老区义警”则成了流动的法治触角,让邻里纠纷“化于未诉”。知行团成员还通过模拟法庭体验,亲身体会“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基层治理智慧——在这里,法治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融入田间地头的“活教材”。

图为城南庄人民法庭李建桥庭长为成员们介绍法庭发展历程及实践成效(张境轩供图)

图为李庭长为成员们答疑解惑(罗上杰供图)
 
童心世界里的种子播撒:校园普法的“沉浸式”启蒙

八一小学的课堂上,普法以孩子们能懂的方式展开。 
“间谍可能像藏在糖果里的刺!”7月10日上午,动画短片揭开反间谍教育序幕。反间谍法讲解中,“12339举报电话”被反复强调,情景剧里“间谍拍摄军事设施”的剧情刚上演,就被孩子们齐声制止,全场齐诵举报电话,让安全意识深植童心。 
下午的民法课堂更接地气。“捡到玩具能归自己吗?”“压岁钱买游戏机,爸妈能退吗?”知行团成员用日常里的小故事解读民法典,让孩子们在“法律小问答”中明白:“法律就在书包里、放学路上。” 
7月11日的“反校园霸凌”课上,情景剧再现“围堵”“嘲笑”等场景,孩子们喊出“不能这样做”,成员们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讲解,让“法律保护每一个人”的信念扎根心间。


图为成员们在阜平县八一希望小学开展普法宣讲(张境轩 王思棋供图)
 
街头巷尾间的全民参与:法治宣传的“精准滴灌”
 
从校园到社区,普法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
7月11日下午,社区广场、街道商铺成了普法主阵地。知行团与城南庄派出所开展合作,采取“定点讲解+流动服务”模式,向群众派发普法宣传手册。手册上的漫画和案例,让国防法、爱国主义教育法、禁毒法变得“能看懂、用得上”。面对群众的疑问,队员们耐心解答,互动热烈,法治氛围在街头巷尾悄然升温。

图为成员们在城南庄社区街头向群众派发普法手册(张境轩 罗上杰供图)

从历史记忆到现实治理,从童心启蒙到全民参与,这场“三下乡”活动以“历史铸魂、实践筑基、情感赋能”为脉络,让法治精神真正融入燕赵大地的乡土肌理。那些种下的种子、传递的手册,终将生长为守护家国的茂密森林。


 
作者:荆晶 何心琳     来源:三下乡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