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传承·疗愈·同行:巴渝踏歌行的非遗三下乡之路》

时间:2025-07-20     阅读:
《传承·疗愈·同行:巴渝踏歌行的非遗三下乡之路》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聚焦乡村发展实际需求,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于7月11日至17日赴重庆市荣昌区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围绕荣昌非遗策划了针对不同年龄群体的音乐疗愈公益活动。团队成员以饱满的热情,为荣昌区的发展注入了青春活力,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传承非遗、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
 
探秘荣昌缠丝拳,一招一式里的非遗传承与武学智慧
        缠丝拳是源起近300年、融合多派武术精华的重庆首个武术类非遗,以“以柔克刚”为特色,兼具防身、健身、净化心灵的价值。

        7月12日,“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走进荣昌缠丝拳非遗传承基地,在传承人朱小飞指导下体验其技法精髓。团队还了解到,该拳术传承面临年轻一代兴趣低、传播范围窄、吸引力不足、缺乏标准化体系等挑战,未来需通过进校园、社区展示体验扩大影响。实践团成员深感缠丝拳不仅是武术技艺,更承载着传统智慧与巴渝尚武精神及文化根脉,传承既是幸运也是责任。

邂逅荣昌陶,一泥一火间的匠心坚守与陶音焕彩
        荣昌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源起唐宋、兴盛明清,以当地特有的陶泥制成,工序繁复,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遗。

        7月13日,“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走进荣昌安陶小镇,在传承人李远宏带领下观摩其制作过程,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创作哲学。荣昌陶陶土优质、密度小,兼具实用与特色,但其传承面临年轻人耐心不足、大众认知度低等挑战。为扩大宣传,政府提供扶持,还推动与高校合作;李远宏则创新“陶音传韵”,制作出陶埙、陶笛等乐器。荣昌陶的传承,是手艺与文化魂的接力,既守古法,亦融新声。
 
非遗传承进课堂,陶韵拳风润童心
        陶土在指尖流转,拳路在课堂舒展,孩子们触摸千年匠心,体悟百年武韵。一捏一奏、一招一式里,非遗的种子悄然扎根,让文化传承鲜活生长。

        7月14日下午,“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在荣昌少年宫开展了一场非遗文化传承公益课堂。活动中,实践团成员何双双同学通过听音乐猜乐器游戏引入,带领孩子们认识荣昌陶笛的结构、音色并学习基本演奏的方法;马荣吕同学则传授缠丝拳基础招式,讲解“缠丝劲”“左右鸳鸯手”等内容,孩子们积极参与,现场氛围热烈。此次课程让孩子们从了解到参与,体会到缠丝拳“刚柔并济”的哲学与陶笛的韵律之美,以青春力量助力非遗传承。


巴渝踏歌暖夕阳,青春敬老践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年人幸福关乎社会幸福。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社会,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家庭期盼与国家发展的重要课题。
 
        7月15日上午,“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走进荣昌区昌元昌州街道敬老院,开展以“巴渝踏歌传薪火,服务力行践使命”为主题的关怀活动。队员们与老人亲切交谈,向老人们展示荣昌陶制作的陶笛、陶埙并介绍其非遗文化,还表演了舞蹈、歌曲、小提琴独奏等节目,其中“桃花朵朵开”手势舞深受喜爱。这场活动既让老年人们感受关怀,同时还展现了大学生传承非遗,敬老爱老的风貌,也让实践团体会到“以乐传情”的意义。


陪星儿聆听花开,借音符播种朝阳。
        在我们周围存在这样一群孩子,他们宛如遥远夜空中闪烁的星星,独自散发着微光,却难以融入地球的轨道。他们被称为“自闭症儿童”,也被亲切地称为“星星的孩子”。这些孩子他们的内心世界鲜为人知,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去理解、去关爱。

        7月16日,“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走进荣昌妇幼保健院康复中心,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结合非遗荣昌陶乐器,为自闭症儿童开展公益课堂。通过动物音乐会情景剧、“声音识动物”等互动游戏,引导孩子们感受音乐魅力,助力其敞开心扉、提升专注力。此次活动帮助孩子们在低压力互动中适应外界,为未来社交打下基础。经过此次接触发现,这些“星星的孩子”只需耐心引导便会绽放光彩,我们团队也将持续以音乐传递温暖,守护他们的成长。

 
        以“音”为桥,以“渝”传情。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的这段实践之旅圆满收官。在这段充实的日子里,团队成员真切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当地百姓的真挚与热忱。通过加入特色音乐疗愈的非遗文化公益活动,我们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不一样的色彩与活力。团队里的每一位成员始终怀揣着热爱与责任,用音符传递温暖,以行动守护非遗。展望前方,我们会继续带着这份热忱,让青春的力量在传承与笃行的道路上持续发光发热!

 
作者:邓炜     来源:“巴渝踏歌行”社会服务实践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