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学子三下乡:多科联动进社区,青春筑梦暖童心
——青春筑梦团三下乡活动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号召,2025年7月14日至18日,由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及计算机学院四院联合组建的"青春筑梦团"志愿服务队,赴重庆市璧山区养鱼社区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教育帮扶·科技启蒙·文化传承"暑期儿童托管活动。本次活动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为社区30名儿童量身打造了特色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效果。
科学规划精准实施 活动筹备阶段,团队负责人王娜组织多次会议,结合社区儿童实际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化学学院负责设计科学实验课程,外国语学院承担英语教学任务,文学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计算机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多学科协同育人模式。

图为志愿者教导小朋友完成作业 王娜供图
学业辅导夯实基础 志愿者们采取“一对一”模式,耐心为学生解答作业中的疑难问题。数学的严谨,语文的诗意,英语的韵律,在志愿者们的讲解下,变得生动而又清晰。一位五年级小朋友兴奋的说到“原来这道题还可以这样解!” 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同学们解答,构筑传递知识的桥梁,提升完成暑期作业效率,实现减负增效。


图为志愿者为小朋友演示实验 胡春煜供图
科学实验启迪思维 化学学院志愿者将实验室"搬"进社区,志愿者们设计了熔岩灯,蓝晒实验等安全而有趣的实验,带领孩子们领略科学的魅力,感受化学的奇妙。在“厨房化学”系列课程中,孩子们用食醋和小苏打制作“火山喷发”,用紫甘蓝汁当pH指示剂测试各种液体,现场声惊叹不断。此外,还有可乐加牛奶实验,志愿者们将等量牛奶倒入可乐中,随即呈现出絮状沉淀,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讲解原理,科普食品安全知识。“原来可乐和牛奶不能一起喝是有科学道理的。”四年级同学王舒婷在实验后恍然大悟。

图为志愿者开展英语小课堂 王娜供图
双语教学传承文化 外国语学院的志愿者们将英语学习变成了一场欢乐的游园会,“tiger,lion,panda!”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模仿动物的欢笑声。通过“你画我猜”“动物蹲”等趣味游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掌握了英语单词,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实用英语表达。志愿者们还向同学们科普中华传统节日,使用双语教学,讲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以及习俗,猜灯谜游戏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孩子们都跃跃欲试。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领略千百年文化的历史底蕴。青春筑梦团的志愿者们在同学们的心田里耕耘,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图为全体志愿者与小朋友合影 朱若彤供图
在璧山养鱼社区的短短五天里,重师“青春筑梦团”以教育为纽带,为社区儿童开启了一扇通向科学与文化的窗口。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从化学实验中学会了观察与提问,从英语游戏中领悟了语言学习的乐趣。这些经历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素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对于家长而言,此次活动不仅解决了暑期孩子托管难题,减轻了家庭负担,更让他们看到了孩子成长的无限可能。志愿者们也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意义。他们从孩子们纯真的笑脸中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从团队协作中提升了实践能力,更从实践中坚定了服务社会的信念。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离不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支持,也离不开璧山区政府和养鱼社区的大力配合。重师学子用专业学识浇灌童心,以创新思维助力乡村教育。化学学院的试管烧杯、外国语学院的英文歌谣、文学院的诗词书画、计算机学院的数字技术,共同编织成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教育图景,充分展现高校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未来,重庆师范大学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深化校地合作,为促进教育公平、传承优秀文化贡献高校力量。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青春筑梦团
时间:2025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