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学子三下乡,心系柑橘志愿行
时间:2023-07-20 关注:
东湖学子三下乡,心系柑橘志愿行
实践队: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小橙故事实践队
通讯员:尤娜
7月3日至8日,武汉东湖学院文法学院一行12名大学生,来到屈原故里秭归开展以柑橘文化主题采风为主要内容的暑期“三下乡”活动。这支以“小橙故事”命名的社会实践队,专程来到“中国脐橙之乡”,深入乡镇、村组,走进田间地头、商业街区和工厂车间,开展实地采访,聆听秭归脐橙产业发展故事。
实践队员前往了来到屈原故里、中国脐橙之乡,在屈姑柑橘产业链体验馆实践队员们通过讲解员详细了解屈姑集团的发展历程和开发的脐橙系列深加工产品。不仅有多种橙酒外,屈姑还工业化生产橙醋、橙糖、橙茶、橙酱、橙粽、橙饼等多个柑橘深加工产品,同时延伸开发出30多个深加工下游产品,年加工销售鲜果10万吨,看到了实现“从花到果、从皮到渣”干榨尽”的“零废弃”综合利用和产业链生产。在参观时,实践队员们有幸品尝了部分产品。橙皮香而不涩;茶果粒清爽可口、每一口皆能喝到饱满的果肉。在参观秭归华维物流园区中,实践队员们看到一幅经济发展的新景观。电商集群和物流集群同园区协同发展,实践队员们不禁感叹物联网快车的速度。队员们积极地参与了直播活动,发表了自己对柑橘的品尝后的感想。
当亲自踏上屈原祠,拜谒屈原,了解了屈原的生平、成就和后世影响,感受到了气势恢宏、布局合理、做工精细,感受了诗歌文化的熏陶和洗礼。领略浪漫奇妙的屈原故里峡江风情,漫步到临江的观景台,纵览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领略高峡出平湖的盛景。队员们表示心旷神怡,一切烦恼消失不见了,队员们一起加油打气,为后面的任务充满信心。
橙风破浪正当时,一橙带动百业兴。秭归县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政企联合,科技创新,文化赋能,促进农文旅体融合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在万古寺村和彭家坡村里,实践队员们了解到了全村有两千多人,近六成的人都姓屈。万古寺村委书记屈佳明告诉实践队员们,夫妻相互体谅,邻里和谐,种好脐橙,全村奔小康就是万古寺村民们的”爱国精神“。在水田坝乡龙口村吒溪河文旅体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区,感受柑橘为这座小镇注入的新鲜活力。实践队员们参观了秭归县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龙口村特色产业项目,实践队员们表示打好乡村振兴基础,增强村民收入的成功做法表示赞叹。“春有伦晚、夏有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纽荷尔”,一年四季都有四季香橙,得益于独特的峡江气候优势,秭归四季可产鲜橙,脐橙种植面积达40万亩。吒溪河乡村振兴示范区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足、环境优美的乡村振兴样板,幸福生活尽在吒溪河畔。
脚踏实地,“橙”就梦想。在“中国脐橙之乡”的泄滩乡陈家湾村悬崖峭壁夏橙园里,实践队员们没有经验,不得不得四肢并用,才能勉强跟上果农们的脚步,在采访中过程中,看着黝黑的果农流着珍珠般大小他们还洋溢着笑容,实践队员表示自己也要在峭壁上,只要有一点缝隙,也要深深扎根,跟柑橘树一样努力向阳而上,结出“金灿灿”的果实。在坊家山村,实践队员去往当地果农的柑橘果林,看着他们在峭壁上如履平地表示惊讶,也体验了采摘的乐趣和收获了柑橘的喜悦。在郭家坝镇烟灯堡村,这里依山傍水,山坡上的一棵棵脐橙树演绎着绝处制服的故事。实践队员们详细了解智慧农业示范园里专门设置了一处气象站气象站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降雨量并将数据及时送达互联网平台让柑农通过数据和预警信息对果园进行管理,仅仅使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全方位控制。在看到田间单轨运输车,它的运输效率是人工的8--10倍有效解决了过去柑橘运输难、运输贵的问题全县现已建设“小火车”700多条10万多米让部分柑农彻底丢掉了背篓告别了肩挑背驮的历史,实践队员表示数字农业,未来可期。
时光流逝着青春,岁月沉淀着情感。回望实践,实践团的成员们将会在之后的道路上激昂青春,用大学生的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队员们作为中国青年,将与新时代共同前进,肩负起砥柱中流的使命与担当,坚定理想信念,不懈奋斗,拼搏向前。作为新时代大学生,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入对农村的了解,增强支持乡村建设使命感。道阻且长,路程还未走完,但乡村振兴仍处于进行时,实践队员们坚信未来会走上康庄大道,民生活会更加幸福。
作者:尤娜 来源:三下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