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筑瑶新生瑶族文化解码与乡村发展赋能”实践团队,奔赴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杨溪村与瑶族博物馆。秉持传承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使命,通过实地勘察、深度访谈、资料梳理等方式,挖掘瑶族文化价值,探寻文化助力乡村发展的可行路径。(通讯员:李菲杨、崔博文 )
杨溪村实地调研:触摸瑶居文化肌理
7月10日,团队抵达杨溪村,聚焦瑶族传统建筑开展系统调研。运用专业测绘手段,对28栋典型瑶居精准测量,平均占地面积约120㎡ ,穿斗式木构占比高达85% ,尽显瑶族建筑智慧。同时,细致记录12类装饰纹样,盘王印、铜鼓纹等民族符号,承载着瑶族历史与信仰 。
为深挖建筑背后故事,团队与15位60岁以上村民深度交流。老人们回忆建筑建造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清代中期,且30%建筑功能已从居住转为民俗展示,成为文化传播窗口。团队认真记录口述内容,后续将整理成专业调研报告,为传统建筑保护与活化提供数据支撑 。
图片为实践团队队员在村民家中开展深度访谈,记录老人关于瑶族建筑、民俗的口述内容,提炼文化传承线索。(黄如意供图)
当日,团队与村民多元互动:户外交流,聆听生活故事;入户访谈,捕捉文化传承线索;家门口对话,采集建筑历史信息,现场氛围融洽,让文化调研更具温度。
图片为实践团队成员在杨溪村户外与村民交流。(黄如意供图)
瑶族博物馆调研:梳理文化传承脉络
7月11日,团队转场恭城瑶族博物馆,系统梳理瑶族文化元素。从瑶族服饰、传统器具,到建筑模型、构件,全方位关联杨溪村实地调研内容,完善对瑶族文化的认知体系,为后续乡村发展赋能积累文化素材 。
图片为实践团队以“志愿者”身份沉浸式参观博物馆 黄如意供图
此次实践,“筑瑶新生实践团”以瑶族文化为切入点,为乡村发展挖掘文化动能。未来,团队将持续转化调研成果,让瑶族文化在乡村振兴中释放更大价值,助力瑶乡发展迈向新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