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清廉闽剧“扬雅韵,“闽都文化“续廉风

    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汪可颖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闽剧是地方剧种,植根于民众之间,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消亡掉,必须大力扶持闽剧发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2025年7月23至28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戏韵文澜实践队紧扣闽剧传承与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核心任务,前往福州市7地开展系列实践活动。
信步廉园故迹,寻访清风雅韵
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养分,实践队结合前期文献资料分析精准锁定省博物院、三坊七巷等廉文化资源富集区域开展实地探寻。
  • 省博“爱廉说”:文物话廉,古今共鸣
在省博物院“爱廉说——文物话清廉特展“现场,队员们对照史料实物,系统梳理从秦汉到明清历代官吏坚守清廉的历史脉络,队员们从青花瓷器和古旧牌匾中见证着历代对清廉的坚守。
  • 三坊七巷勤廉馆:名士勤廉,文脉流芳
在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勤廉馆,队员们在有关严复、林则徐等闽都先贤的展品前驻足,调研闽籍清官的廉政事迹。队员们还特别关注了馆内所开辟的新时代廉政清风的重要指示,深刻感悟了“为国担当、清白自守”的精神内核。
  • 林则徐纪念馆:正气如碑,廉魂永续
走进林文忠公祠,队员们研读了“居官尤宜清白”家书的原文批注,分析了林公“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奏折手稿,对比闽剧《林则徐充军》中“虎门销烟”的戏剧化处理……在“海纳百川”匾额前队员们还开展现场研讨,为后续挖掘闽剧与廉文化的关联奠定基础。

共话闽剧雅韵,凝聚团结共识
为全面掌握闽剧传承现状与文化内涵,实践队分两个阶段开展深度访谈调研。
第一阶段实践队员赴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与周虹院长进行深入交流,后随贺嘉书记参观了剧院舞台、演员化妆间等,深入了解了闽剧的历史与剧院的故事。队员们重点围绕福建省实验闽剧院“乡剧相聚”闽台合作品牌,与贺嘉书记展开交流讨论。接着实践队专题走访国家一级演员邓振辉及清廉闽剧《贬官记》主演唐桂林、林宇辉等艺术家。访谈中,队员们不仅详细记录下艺术家们从艺数十年的动人坚守故事,还重点围绕邓振辉老师赴台演出经历展开交流,在演出场次、观众反馈、台胞互动等细节中具象化地理解了闽台“同根同源”的文化联结。针对闽剧传承面临的实际困境,艺术家们结合创作经验提出了建议,为实践队后续探索传承路径提供了实践参考。

第二阶段,实践队赴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与有11年在台湾学习经历且长期从事闽台文化研究的朱佐老师开展专题座谈会。朱佐老师从闽剧起源的历史脉络出发,结合他的台湾生活经历,系统地阐释了闽剧在联结闽台文化中的纽带作用。为实践队的调研提供了“历史脉络、知识理论与现实案例”的多维支撑,助力调研从现象观察向本质分析纵深推进。
12
(实践队与朱佐老师展开座谈)
闽韵传薪童真,廉风润养初心
为推动闽剧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落地生根,实践队积极推动闽剧传播“线上+线下”双驱动。互联网上,实践队基于前期调研成果制作了三个视频微课并设计了相关文创,推动线上清廉闽剧传播。线下,实践队员来到苍霞社区暑托班,精心设计“知识普及+互动体验”双线授课环节。队员们通过动画演示、片段播放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闽剧相关知识,引发孩子们对“同根同源”文化的好奇。
互动体验环节,设置“DIY闽剧大舞台”活动。队员们带领小朋友们对照闽剧戏服的纹样、色彩特点,动手制作迷你闽剧人物与戏服模型,让孩子们在手工操作中加深对闽剧艺术的认知。活动结束后,孩子们自发展示作品并讲述对闽剧的理解,闽剧细节与两岸文化联结的种子在趣味互动中悄然扎根,为非遗传承培育了具有情感认同的新生力量。

“台前唱尽千秋事,幕后犹存赤子心”。实践队成员了解了闽剧背后蕴含的廉吏风骨、闽台文化联结等核心内容,也深刻认识了闽剧在强化文化认同、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牢中的独特价值。未来实践队将秉持“以戏化人,以廉润心”的实践宗旨,继续深入挖掘与弘扬闽剧中的廉洁基因与道德智慧,为闽剧的新时代传承和廉洁文化建设贡献青年力量。
供稿人:戏韵文澜实践队 叶欣怡 罗艺 曾青艳
供图人:戏韵文澜实践队 陈潞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