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四川文理学院学子三下乡:青衿践初心,医路护安康

    时间:2025-08-11     阅读:
    来源:四川文理学院青衿致远队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的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等主要任务。6月27日,四川文理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医学院“青衿致远队”深入学校定点帮扶的万源市石塘镇乡村和养老院,开展“青衿践初心,医路护安康”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行走助桑梓,健康传递暖温情
  6月28日,青衿致远队深入乡村,通过发放问卷、面对面访谈等方式,开展健康养生知识调研,详细了解村民的健康认知水平和需求。调研中,村民们不仅积极回应,还贴心叮嘱志愿者注意防暑,温情互动令人动容。走访中,队员遇到一位身有残疾且患病的老人,采购归来正艰难返程。队员主动背起老人的背篓,陪其同行。陪行路上,听老人讲述生活点滴,以倾听与陪伴,为老人卸下旅途疲惫。此次调研,团队不仅为乡村养老研究获取珍贵样本,更在躬身实践中传递青年温度——当学子背上沉甸甸的背篓,托起的是双向奔赴的温情,亦丈量了健康中国的乡土之路。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对村民进行调研  胡鑫煜摄


图为团队队员主动帮老人背背篓  胡鑫煜摄


青矜叩门聆岁月,银龄心语慰桑榆
  本次调研因李云兵老先生而意义非凡。他珍藏的创作手稿,掀开乡村长者丰沛的精神图景。为掘此人文矿藏,团队于6月29日赴约进行深度专访。

图为团队队员对李云兵先生进行专访  龙姣摄

 
  专访中,笔名“李后学”的李老,满怀热忱地展示作品。谈及笔名,他谦逊又坚定:“年轻时读书少,如今更要‘后学’补上,学无止境。”当问及创作初衷时,他回溯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青年离乡,足迹遍及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在各类工作中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阅历。目睹国家日新月异,他胸中激荡炽热情感。这份对家国命运的感怀和对时代的礼赞,最终凝成一篇篇饱含深情的文字。这些文字是个人际遇与时代脉搏同频的回响,更是一位普通公民,以笔为媒,向家国献上的深沉敬意,让乡村调研的人文探索,照见精神传承的光亮 。


图为李云兵先生的手写笔记《本人理想》  李桐摄

医路仁心护夕阳,温情守护佑安康
  6月30日,青衿致远队奔赴万源市石塘镇养老院开展医疗志愿服务。活动开始前,万源市石塘镇副镇长吕双莎与养老院罗院长对团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亲自参与体验服务。
  依托养老、健管、康复医学专业优势,团队精准分组、协同行动:血压组测量血压并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涵盖膳食、用药);按摩组运用专业按摩手法缓解老人肩颈僵硬、关节受限问题;艾灸组依据中医经络理论进行灸疗,调和气血;康复组设计夹乒乓球等作业疗法游戏,提升老人手部功能与认知,促进互动;同时宣传组发放健康科普宣传手册告知老人们慢性病的控制与注意事项。
  团队成员发挥学科优势,以专业的医学技能和真挚的人文关怀,努力为老年群体筑牢健康守护网,传递温暖与希望。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进行血压测量  胡鑫煜摄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对老人进行按摩服务  胡鑫煜摄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发放宣传手册  胡鑫煜摄


图为团队队员正在辅助老人进行夹乒乓球的游戏  胡鑫煜摄


图为团队在万源市石塘镇养老院的合照  杨玥橦摄


烟雨叩门送健康,白衣执伞零距离
  7月1日,夏雨连绵。青衿致远队心系行动不便及偏远村落老人,主动调整计划,冒雨专程入户,为他们提供上门义诊服务,送上贴心健康关怀。
  雨天出行本就困难,村中高龄、独居或偏远老人看病买药更是难题。队员们携带血压计、艾灸条、按摩油等设备,踏着湿滑的乡间小路,逐户探访困难老人。
  针对湿冷天气易引发的肩颈酸痛,队员们轻柔地为老人按摩放松肌肉,并施灸驱寒;康复专业学生对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的老人进行了专业的康复评定,详细记录情况,并提供简易实用的居家锻炼指导。测血压、按摩、艾灸、康复评定等一系列服务精准满足了老人们在特殊天气下的迫切健康需求。
  队员们白衣执伞,风雨无阻,将专业的医疗服务与温暖的关怀送到老人家中,真正实现了健康服务的“零距离”。 

图为团队队员入户对村民进行艾灸  胡鑫煜摄


图为团队队员入户对村民进行按摩服务  杨玥橦摄
 
  此次“三下乡”活动是四川文理学院康养产业学院、医学院专业实践的生动课堂,更是“健康中国”理念的基层践行。青衿致远队以医学专业为笔,以人文关怀为墨,深入乡村书写老年健康服务的温暖篇章。团队通过开展健康服务,让成员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磨炼意志,并以青春担当赋能乡村振兴,让“健康养老”的阳光照亮更多角落。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