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韵悠扬说本草,桑榆情暖话健康—药学院“四海同音”实践队开展普推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助力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2025年8月6日至8月7日,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海同音实践队赴福建省泉州市、漳州市地区,开展以“普通话推广与中医药文化传播”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宣传册发放、公园宣讲、问卷调查及养生课堂等形式面向老年群体推广普通话,同时普及中医药知识。
一、化繁为简——识百草妙趣,传千门真知
夏日的绿茵下,在泉州海丝公园、漳州老人会等场所,实践队队员以图文并茂的宣传册为载体,向纳凉老人普及中药材知识。宣传册上印有日常用语和中药材图片。队员们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解展示图片的中药材功效,如:黄芪能够补气升阳;甘草能够清热解毒;枸杞能够明目润肺。老人们通过图像直观学习专业名词发音。针对部分老人难以理解宣传册上的普通话药材名称的现象,队员耐心地用当地的方言对照解释,其中像“茯苓”、“芡实”等专业词汇,队员们用方言描述药材的形态和功效,让抽象的中医药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实践队以图文的形式向老年人讲解中药材的功效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队向老年人分发并讲解有关中药知识的宣传册
二、言传身教—— 雅言为舟楫,国粹扬风帆
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在社区老人会,开设“养生普通话课堂”,队员以标准普通话示范“足三里”“合股穴”等夏季解暑穴位的发音,并带领老人朗读养生口诀,如:冬吃萝卜夏吃姜;足三里常按,脾胃强健病不犯。课堂将药材知识、食疗方剂等中医药知识的传播与普通话训练结合,吸引超百名老人参与。
实践队在老人会讲解中医的养生小技巧和常见中药材功效
三、问卷探路——问卷量声韵,乡音焕新颜
活动期间,实践队在三地公园开展宣讲,并设计问卷调查老年人对中医药词汇的掌握情况。问卷内容涵盖中药材名称辨音、功效表述等维度,由队员协助老人进行填写,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00多份。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以上的老人认为,通过药材图片和方言结合的方式,更容易理解中医药药材这一类专业词汇。
实践队一对一辅助老人们填写调察问卷
“四海同音”实践队以普通话为纽带,让中医药文化在老年人群体中传播。活动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语言能力,更让中医药知识以亲切的方式走进日常生活。队员们用专业与热情架起沟通的桥梁,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传承文化的担当。未来,实践队将继续探索“语言+文化”的创新模式,为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