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天津科技大学“康润乡土,智焕乡遗”实践团深耕多地,以“三下乡”实践续写振兴篇章

    时间:2025-08-10     阅读:
    来源:“康润乡土,智焕乡遗”实践团
    “青春建功正当时,乡土振兴谱新篇。”在乡村振兴战略纵深推进的浪潮中,天津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康润乡土,智焕乡遗”实践团怀揣赤子之心,于7月中旬奔赴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镇、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及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开展为期二十余天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团队以“健康守民安、非遗续文脉、科技赋新能”为抓手,将高校智慧融入乡土大地,用青春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
问需溯源——调研察痛点精准定方向
    实践团深知精准帮扶始于精准认知,在三地走访中,成员们敏锐捕捉到乡村发展痛点:滦州西灰山村书记黄江川坦言,村里老人多,医疗知识接受难、易遭诈骗,这是最揪心的事;同时,如何拓宽青少年现代农业科技视野、激发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图为实践团及指导老师与大邱庄镇共建座谈会 庄晓娜供图
    经过多次讨论与调研,实践团锁定三大痛点:老年人医疗知识薄弱、青少年科普资源匮乏、非遗传承吸引力不足。团队负责人牟弘表示:“村民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方向。”据此,团队精准施策——滦州西灰山村侧重反诈宣传与AI医疗科普;胡连庄村聚焦趣味科学与急救技能;小王庄镇深耕非遗剪纸与健康文化调研,确保服务“滴灌”至需求“根部”。
康护为民——科普强技能智慧筑安康
    针对健康短板,实践团双管齐下。在胡连庄村,针对青壮年外流、老幼居多的现状,实践团开设急救技能培训,介绍中暑、溺水等常见隐患,让30余名村民与青少年掌握心肺复苏、海姆利克急救法等实用本领,切实提高了老人儿童们应对突发意外的能力。村民王大娘笑言:“现在知道咋自救了,心里踏实多啦!”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和村民们科普急救技能 庄晓娜供图
    在滦州西灰山村,面对老人用药知识难记、易受骗问题,团队结合真实案例揭露冒充他人、虚假保险、投资陷阱等诈骗手法。黄江川书记肯定道:“前阵子就有老人差点被骗,你们讲的案例太及时了!”同时,团队利用AI动画演示疾病预防与用药知识,让专业内容通俗易懂,填补乡村安全用药“最后一公里”。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村民们科普反诈与医疗健康 庄晓娜供图
    为回应“乡村药房管理乱、服务效率低”难题,实践团依托人工智能专业优势,与滦州市永安堂医药签署合作协议,搭建“智慧药房”落地平台。该项目旨在运用AI技术优化药品管理、提升服务效率,为破解乡村医药“卡脖子”难题提供科技方案,切实以“智”力守护乡土安康。
 
图为实践团在滦州市永安堂医药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后的合影 赵丹丹供图
科创兴农——科技赋动能实践育情怀
    乡村振兴离不开对土地的深情与科技的赋能。面向青少年科学启蒙薄弱问题,团队设计的智能大棚、智慧灌溉等现代农业科普课程,以趣味化宣讲打开孩子们的科技视野,让科学种子在童心扎根。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科普现代农业科技 庄晓娜供图
    在静海区云峰农业科技园,成员们挽袖参与采摘、套袋等农事劳作,沉浸式体验既淬炼了吃苦耐劳的意志,更让大家深刻理解“科技兴农”的迫切性。团队计划向当地推广“MECS”气象软件助农避灾减损、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拓展销路,以科技赋能智慧农业。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新农人合影 庄晓娜供图
文脉赓续——非遗活传承匠心润童心
    文化传承行动让非遗在乡土焕发生机。着眼冀东地秧歌传播困境,实践团专程拜访省级传承人刘永建、县级传承人张艳波,参观地秧歌收藏馆。“秧歌和戏曲一样,有自己的行当。”刘永建老师深情讲述地秧歌的悠久历史与挑战,队员们则通过聆听历史、学习经典动作、镜头记录技艺细节等方式,为这项古老技艺留存珍贵资料,张艳波感慨:“你们来传,老祖宗的东西就有希望!”
 
图为实践团成员拜访冀东地秧歌非遗传承人 赵丹丹供图
    实践团随后走进滦州市响嘡街道研山小学,将非遗传承宣讲搬进课堂。团队生动讲述冀东地秧歌起源,解析“妞、擓、丑、公子”行当特色,演示经典动作,赏析唢呐韵律。孩子们在听起源、学动作、赏韵律中触摸地秧歌文化基因,燃起非遗兴趣。
 
图为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们讲解冀东地秧歌非遗文化以及合影 赵丹丹供图
    在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圣美园党群服务中心的非遗剪纸课堂更显温情:从南北剪纸流派赏析到《百蝶图》、《五谷丰登》等经典纹样展示,再到手把手教学剪制纸花,50 余名孩子在剪纸创作中触摸中华文化肌理,童真笑脸与纸花相映,让非遗种子悄然扎根。成员说:“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就知道非遗传承有希望。”
 
图为实践团成员教小朋友们做剪纸 赵丹丹供图
    从健康守护到文脉传承,从科技赋能到校地共建,天津科技大学“康润乡土,智焕乡遗”实践团以十余天扎实实践,在乡土大地留下青春足迹。实践团负责人牟弘表示,团队将持续深化“健康+非遗+科技”融合路径,推进 “智慧药房” 落地、举办乡村科技文化节,让高校智慧与乡土需求深度交融,以久久为功的坚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通讯员 牟弘 李文滢 吴浩然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