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安徽中医药大学橘井团队15名师生奔赴黄山脚下的溪口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21天的"三下乡"支教志愿服务。以中医药文化为笔,以山野课堂为纸,团队用专业所长与青春热忱,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健康与希望的种子。
一、课堂内外,播撒文化微光
团队结合专业特色设计课程体系:白天开设"中医小讲堂",用艾草贴演示穴位按压,借香囊制作讲解驱蚊草药;午后的"山间实验室"里,带着孩子们辨认路边的薄荷、金银花,教他们用紫苏叶制作简易茶饮。除文化课程外,还开设了书法、手工、安全教育等基础课,32课时的教学覆盖68名留守儿童,课堂互动率达95%以上。
二、义诊入户,传递医者温度
在当地卫生院协助下,团队开展了3场义诊活动,为200余名村民测量血压、提供中医养生咨询,发放自制的《夏季祛湿小手册》。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队员们分组入户探访,82岁的程奶奶接过队员熬制的三伏贴时连说:"这些娃娃比亲人还细心。"
三、双向成长,续写橘井故事
离别时,孩子们用彩纸折了"药材标本"送给队员,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谢谢大哥哥大姐姐"。队员李同学在日记里写道:"教孩子认艾草时,他们眼里的光,让我更懂'橘井泉香'不只是传说。"
此次支教,团队既将中医药文化送进山野,也在与孩子们的相处中深化了专业认知。橘井团队将整理活动资料形成支教手册,为后续志愿服务积累经验,让青春力量持续在基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