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网,三下乡指定投稿平台
网站首页三下乡活动三下乡报告三下乡总结三下乡心得
三下乡网 > 三下乡总结

北京化工大学“信融山海 青绘乡兴”实践团走进琅琊镇 大场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5-08-15     阅读:
    来源:北京化工大学“信融山海 青绘乡兴”实践团

北京化工大学“信融山海 青绘乡兴”实践团走进琅琊镇 大场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落实总书记对青年学子“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在服务社会中担当使命”的殷切嘱托,北京化工大学“信融山海 青绘乡兴”实践团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琅琊镇、大场镇,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度探寻乡村振兴的“新区密码”。 

校地共建搭桥梁 产教融合启新程 

实践团分别走进琅琊镇、大场镇,深度对话青岛贝宝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中蕴藏的技术突破,深入领略了“前河小院”项目的茶坊、酒居里传承不息的匠心手作,沉浸参观了“字里田间”大语文研学项目描绘出的“田野间读诗、农舍里写字”的场景,让队员们看到了乡村文旅融合的无限可能。为深化常态合作,将大场镇“前河小院”琅琊镇青岛贝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确立为“北京化工大学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实践基地”,标志着校地双方在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智力支持与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开启了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产业创新赋动能 文化传承焕生机 

从渔业转型到智慧农业,从传统技艺到乡风文明,实践团在两地解码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的双重密码。 

在琅琊镇,镇年轻机关干部代表与实践团围绕基层工作经验、青年人才成长、渔业生产转型、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议题深入交流,激发青春活力;实践团成员对话90后“海鲜书记”,通过实地探访,了解新农人“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振兴模式,深刻感受到传统渔村的蜕变之路,“海鲜出水即时直播”模式让渔获从码头直达餐桌的创新做法,也为实践团拓展了“大学生能为乡村干什么”的新思路,90后书记王雪书记的创新案例也将纳入高校乡村振兴案例库。 

在大场镇,实践团感悟党建力量,“三社一司”集成改革的创新经验,让队员们频频驻足、认真记录;触摸智慧农业,让队员们对“藏粮于技”战略有了更加深刻、准确的理解;走进盛客隆现代农业大棚,亲手体验了采摘新鲜农产品的乐趣;步入三河埠新村,零距离感受“帮喜团”这一乡风文明的典型案例;探访了居住融合示范区内新颖别致的二层庭院式住宅,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实践调研深度访谈环节,实践团成员面对面听老党员讲述乡村变迁史,听新村党委书记规划发展蓝图,与大学生助理共话扎根基层的青春故事,这些不同视角的分享,为队员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一手资料,也让队员们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强”,更要人心“齐”的道理。 

发挥所长传温情,青春服务暖人心 

实践团在琅琊镇“七彩暑假 筑梦琅琊”青桐学堂公益暑托班,通过趣味化学实验、防溺水安全知识宣传、手工互动游戏等内容,为乡村儿童带来别开生面的科普课堂。 

实践团深入“琅琊嗨海季”活动现场,化身“旅游顾问”,提出路线优化建议,并协助清理沙滩垃圾,提升游客体验,将论文写在一线大地上。 

当青春智慧与乡土情怀碰撞,必能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璀璨火花。实践团以“共建、调研、交流、服务”为脉络,从产业融合到党建引领,从智慧农业到文化传承,北京化工大学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新区的振兴之路,用思考解读乡村发展的密码,不仅深化了对“国之大者”的理解,更锤炼了“知行合一”的过硬本领。展望未来,实践团将总结新区实践经验,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总结推荐
回顶部三下乡网©版权所有